馀灯深夜不成辉,片片寒风透纸帷。
三径菊松新月照,五湖书信故人遗。
病多语拙交应少,老去年残梦已稀。
自是倦游无一事,柴门不掩有云归。

【解析】

此为七言律诗,是诗人在晚年退居故乡时所作。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全诗以“磊园”为题,抒发了诗人晚年的感慨,表达了他对人生、社会的看法。

其一,首联“磊园”二字起得妙。磊者,石磊也,形容园中花木丛生,繁茂苍老;园者,园圃也,形容园内花木葱郁,绿草如茵。两句一问一答,既写出了磊园的特点,又点明磊园的所在,同时交代出下文对磊园景物的具体描写。磊园中的花木苍老而茂盛,与诗人晚年的生活状态不谋而合。

其二,颔联写磊园中的景物。诗人以“片片寒风透纸帷”来渲染磊园的幽静,用“三径”来指诗人退居后的住所。“菊松新月照”则描绘出诗人所居磊园中自然景观的美好:菊花、松树在月光下沐浴着清辉。这一句将磊园景色写得清新可喜,充满生机。“五湖书信故人遗”,则写出了磊园中人情味浓郁的一面:友人的书信不时从远方寄至磊园,给诗人以慰藉。“五湖”代指太湖流域,泛指吴越地区。“书信故人遗”一句,不仅表明磊园中人与人的联系紧密,更透露出了诗人对故人的思念之情。

其三,颈联写磊园中的生活琐事。诗人以“病多语拙交应少,老去年残梦已稀”来表现他的生活状况和心境。由于身体欠佳,语言表达变得笨拙,朋友也就少了。昔日那些美好的梦境如今也已消失殆尽。这里,诗人运用对比手法,将磊园的美景和诗人的孤独寂寞生活相对比,突出了磊园之美。

其四,尾联写磊园中的生活情趣。诗人以“自是倦游无一事,柴门不掩有云归”来表达自己的闲适心态。诗人以“倦游”二字概括自己退居后的生活状态,表示自己没有什么事情可做,只是每天在园中散步罢了。诗人以“柴门不掩”来说明他退隐后的生活方式:经常把柴门敞开,让云彩自由地出入。

【答案】

译文:

磊园里的灯光昏黄,不足以照亮整个庭院;阵阵寒风吹过窗户纸帷,透进一丝凉意。磊园中三条小径两旁长满了菊花松树,一轮新月映照着它们。我收到一封来自遥远的五湖的来信,是老朋友留下的。我的身体状况不佳,说话笨拙,所以朋友也就少了。往日的那些美好梦境早已消失不见了。我之所以选择这样的生活,是因为厌倦了世俗生活,没有什么可追求的。磊园里我敞开柴门,任凭白云自由出入。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写于诗人晚年退居故乡磊园之际。

首联先写磊园的特点及所处的位置。磊者,石磊也,形容园中花木丛生,繁茂苍老;园者,园圃也,形容园内花木葱郁,绿草如茵。“灯”、“纸”、“寒风”、“帷”等词语都渲染出磊园夜景的幽静和清冷,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寂静的夜晚之中,感受到诗人的孤独和寂寞。

颔联写磊园中的景物,以“菊松”代指磊园中的花草树木。“三径”、“新月”、“照”等词语描绘出磊园中的自然景观之美。“五湖”代指太湖流域,泛指吴越地区。“书信故人遗”一句,不仅表明磊园中人与人的联系紧密,更透露出了诗人对故人的思念之情。

颈联写磊园中的生活琐事。“病多语拙交应少”,“病多”与上句的“寒风”、“新月”相呼应,表现诗人的身体欠佳、言语不畅、朋友不多;“老去年残梦已稀”,则写出了磊园中人事变迁之大和诗人的感慨之深。诗人以“自是倦游无一事,柴门不掩有云归”来表达自己的闲适心态。这里的“倦游”一词表明诗人已经厌倦了世俗生活,没有什么可追求的;“柴门不掩”则表明了诗人对生活的淡然和超然。

尾联写诗人退居磊园之后的心态。“自是倦游无一事,柴门不掩有云归”,表达了诗人对自己退居磊园生活的满足和喜悦。他喜欢这种闲适自在的生活,喜欢磊园这个可以让他忘却尘世烦恼的地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