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盖高团午荫连,岧峣苍翠上青天。
交枝树底云长湿,拂雾岩前鹤正翩。
客误引车掀绿帻,僧闲卓锡听冰弦。
清时不植东巡怨,风节依稀挺万年。

兴国灵山二十景和前令唐子侯氏引路松

凤盖高团午荫连,岧峣苍翠上青天。

交枝树底云长湿,拂雾岩前鹤正翩。

客误引车掀绿帻,僧闲卓锡听冰弦。

清时不植东巡怨,风节依稀挺万年。

注释:
兴国灵山:指位于中国江西省赣州市的兴国县的灵山风景区。
凤盖:古代帝王的车盖,此处借指山峰。
团午:太阳当空,正中午时分。
岧峣(tiáo yáo):高峻、雄伟的样子。
苍翠:形容树木茂盛的颜色,这里指树木的颜色。
交枝:交错的枝条。
云长湿:云彩在树枝下长时间停留。
拂雾:指山风吹过树林。
绿帻(fù zhé):绿色的头巾,这里指戴绿色头巾的人。
卓锡:佛教中僧人的一种服饰,这里指僧人。
冰弦:指用冰块制成的琴弦,这里指弹奏乐器的声音。
清时:美好的时光或时节。
东巡:皇帝出行巡视的地方。
东巡怨:皇帝出行巡视所引发的怨恨。
风节:风度、节操。
依稀:模糊不清的样子。
挺:挺拔、屹立。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山水风光的诗篇,通过对兴国灵山二十景的描写,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和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之情。
首句“凤盖高团午荫连”描绘了山峰如同帝王的凤盖,高耸入云,阳光从其顶照耀下来,形成一片阴影覆盖整个山体的景象。这种画面给人以宏伟、壮观的感觉,仿佛可以听到阳光与阴影交织在一起的声音。
颔联“交枝树底云长湿,拂雾岩前鹤正翩”则具体描绘了山林中的景色。交枝的树木和云雾相互交织,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而岩前飞翔的鹤,则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颈联“客误引车掀绿帻,僧闲卓锡听冰弦”则通过两个人物的动作来展现山林中的宁静与和谐。一个戴着绿色头巾的客人在驾车时不慎掀翻了车上的物品,另一个僧人则在安静地欣赏着手中的乐器。这两个动作虽然看似简单,但却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和人文的情感。
尾联“清时不植东巡怨,风节依稀挺万年”则是诗人对于自然的赞美之情的升华。在这里,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美好时代的感慨,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对风骨犹存、坚韧不屈精神的追求。这种追求不仅仅是对个人的修养,更是对社会的责任和担当。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兴国灵山的美丽景色和大自然的力量,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对风骨精神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