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林风爱晚,汀雁下参差。
月到山先隔,舟横天忽移。
吊湘谁作赋,哭楚绝援师。
泪拭先臣剑,君恩国士知。
【注】
- 泊苍梧:在苍梧山停船休息。
2,吊湘:指屈原。
- 湘:指湖南的洞庭湖和湘江,传说屈原投江后被渔夫救起并送回家乡,所以后人称湖南为“潇湘”。
- 赋:作诗。
- 绝援师:没有援军。
- 君恩国士知:君王的恩惠如同对待国士一样。
【注释】
秋林风爱晚:树林里的秋风喜欢傍晚。
汀雁下参差:水边的小洲上飞来的大雁排成行,参差不齐。
月到山先隔:月亮从山头升起,先照到山上。
舟横天忽移:小船横在天空中,忽然移动了位置。
吊湘谁作赋:有人为吊念屈原而作赋文。
哭楚绝援师:有人为哀悼楚国,断绝了援助的军队。
泪拭先臣剑:擦去先帝(楚王)的宝剑上的血迹。
君恩国士知:君主的恩情就像对待国士一样。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夔州时所作,写于公元765年秋天,当时正是安史之乱时期,国家动荡不安。
此诗前四句描绘了一幅秋日洞庭湖上的图画:秋风吹动着树林中的落叶,黄昏时分湖边的大雁排列成行,参差不齐;一轮明月从山上升起,却先照到了山巅。接着四句写诗人在洞庭湖上停船休息的情景:湖面上的小船忽高忽低,仿佛随时都会改变方向;诗人凝视着湖水,想到楚国的命运,不禁伤心落泪,擦去了手中的宝剑。这四句描绘了一幅秋日洞庭湖上的图画:秋风吹动着树林中的落叶,黄昏时分湖边的大雁排列成行,参差不齐;一轮明月从山上升起,却先照到了山巅。接着四句写诗人在洞庭湖上停船休息的情景:湖面上的小船忽高忽低,仿佛随时都会改变方向;诗人凝视着湖水,想到楚国的命运,不禁伤心落泪,擦去了手中的宝剑。
这首诗表现了杜甫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忧虑。他感叹楚国的命运,哀悼楚国的灭亡,同时也表达了对楚国人民深厚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