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日初开曙色新,欢传骢马问荆榛。
干旌特壮前楹色,绣斧光生短壑春。
岭峤风烟清揽辔,中原豺虎避埋轮。
自怜久傍袁安卧,拥彗空惭拜后尘。
元日陈我度侍御枉顾赋谢
诗人萧应魁咏元朝新春佳节之诗鉴赏
元日初开曙色新,欢传骢马问荆榛。
干旌特壮前楹色,绣斧光生短壑春。
岭峤风烟清揽辔,中原豺虎避埋轮。
自怜久傍袁安卧,拥彗空惭拜后尘。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萧应魁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在这首作品中,诗人描绘了新年之际的喜庆景象和对国家未来的期待。下面将逐句进行解析:
“元日初开曙色新”:这里的“元日”指的是新年或春节。诗人通过描述新年之初的曙光和清晨的景象,表达了新年的清新与希望。
“欢传骢马问荆榛”:“欢传”意味着喜悦地传递,“骢马”指的是骏马,象征着节日的欢乐和活力。诗人通过询问“荆榛”,表达了他对新年生活的好奇和对未来的期待。
“干旌特壮前楹色”:这里的“干旌”可能是指旗帜,用来象征方向和目标。“前楹色”可能是指房屋的前部,这里用来比喻新的一年的方向和前景。诗人通过描绘旗帜和房屋前部的景象,表达了对新年的美好祝愿。
“绣斧光生短壑春”:这里的“绣斧”可能是某种装饰品或者象征物,用来增添春天的气息。“光生短壑春”则描绘了一种生机勃勃的景象,春天的气息从峡谷中散发出来,象征着新的一年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岭峤风烟清揽辔”:这里的“岭峤”可能是指山脉和河流,代表了自然景色。“风烟”可能是指山间的风景,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清揽辔”可能是指诗人在这里骑马游览,享受着大自然的美景。
“中原豺虎避埋轮”:这里的“中原”可能是指中国中部地区,而“豺虎”则可能是指凶猛的动物。“避埋轮”意味着避开了危险。诗人通过这个意象,表达了对于中原和平与安全的期望。
“自怜久傍袁安卧”:这里的“袁安”可能是指东汉时期的袁安,他的住所被风吹得摇晃,但他仍然安然入睡。这里用来形容诗人自己长期依附于某人或某种情况而不求改变。
“拥彗空惭拜后尘”:这里的“拥彗”可能是指手持扫帚,而“拜后尘”则是指追随别人的足迹。诗人通过这个意象,表达了自己虽然努力但仍然感到羞愧,因为自己并没有达到别人的境界。
通过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我们可以了解到诗人如何在新年之际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期望。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明代社会的生活场景和文化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