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室方兴日,先生归去时。
柴门五株柳,风动绿丝丝。
【注释】:
宋室方兴日:宋朝建立的时候。
先生归去时:指陶渊明归隐田园时。
柴门五株柳,风动绿丝丝:柴门口有五棵柳树,风吹过,绿色的柳条随风飘动。
【赏析】:
本诗描写了作者陶渊明归隐田园时的景象。前两句交代了时间背景,后两句描写了环境。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之情。
宋室方兴日,先生归去时。
柴门五株柳,风动绿丝丝。
【注释】:
宋室方兴日:宋朝建立的时候。
先生归去时:指陶渊明归隐田园时。
柴门五株柳,风动绿丝丝:柴门口有五棵柳树,风吹过,绿色的柳条随风飘动。
【赏析】:
本诗描写了作者陶渊明归隐田园时的景象。前两句交代了时间背景,后两句描写了环境。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之情。
【注释】 太平:指安泰。南州:南方地区。商舶:商船。顾虎头:指顾恺之。《晋书•顾恺之传》载,恺之画人,“颊上加三毛,则岩岩朗朗”;作画时,先以粉涂其须眉,使颜色洁白,然后画之。”四彝”句:《资治通鉴》元至元二十年(1294),忽必烈灭宋,改国号为元。次年,诏谕天下:“今若四方宁谧,万邦来王,当于边镇置四夷馆,以待诸蕃之使。”大统:统一天下。《资治通鉴》卷一七五《唐纪九》载
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钓台在云根几尺的地方,枕着清流;水色山光,万物皆显幽静。 堂上倦归,与海燕同行;阶前分食,与沙鸥共餐。 春天的潮汐风动,掀起涛花翻腾如雪;夜晚的浦边波澄月挂钩。 拥有江湖烟景,我何求荣华富贵? 注释: - 钓台:“钓鱼台”是古代文人墨客喜欢登临吟诗作画的地方,多指山水名胜之地。这里指诗人所居住或游历过的地方,可能是江南某地。 - 云根几尺枕清流:云根,指云雾缭绕之处。数尺
诗句解析与译文: 1. 金郡守解宦北归 - 注释:这里指的是一位曾经担任过官职的金郡守官结束了他在北方的职务,准备返回原籍。 - 译文:你作为曾经的金郡守官,现在辞去了在北方的官职,准备回到你的家乡。 2. 几载承恩牧海邦 - 注释:几载:几年;承恩:承接恩泽;牧:治理、管理;海邦:指遥远的边疆地区。 - 译文:你管理着遥远的边疆地区已经有几年的时间了,一直受到朝廷的恩泽。 3.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作者是唐代的诗人郑棨。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折柳送别,日正当中。百年的人生道路,任凭自己去选择和改变。在水边楼阁上,睡梦中的鸥鹭;而在天上亭台之上,却有凤凰聚集。用温暖的酒盏斟酒,松柏叶的清香飘满整个房间;仙风飘飘,清凉洒落,芰荷的衣裙飘逸如仙。明天早晨只有这高楼可以倚靠,而十二阑干下的海浪树显得苍翠欲滴。 注释: 1. 饯何子海先生北上:饯别何子海先生前往北方。饯,送别。子海
【赏析】 谢潮宗是唐代诗人,汪参政是其友。此诗作于唐文宗开成元年(836)春,时作者任左拾遗、翰林院直学士,汪中丞任宰相。 首句“几回清夜梦分明”,点明了时间与地点,为全诗奠定了抒情基调。“几回”表明了作者对朋友的思念,“清夜梦”则暗示着这种思念之情是在寂静无声的夜晚,通过梦境而表现出来的。 第二句“千里神交在管城”,进一步描绘了作者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千里”一词强调了距离之远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龙泉拂拭暗频看,暮倚危楼十二栏。” - 这首诗的开头表达了诗人对龙泉(可能指一种武器或者象征坚韧不拔的精神)的珍视和频繁擦拭。黄昏时分,诗人独自站在高楼上欣赏这把象征着力量与威严的宝剑。"暮倚危楼十二栏"描绘了一个孤独但坚定的场景,暗示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坚毅态度。 - 关键词:龙泉、危楼、十二栏 - 译文:黄昏时我常常擦拭那把代表坚韧和力量的龙泉
诗句原文: 雨过台阶长绿衣,行人驻马扣柴扉。 清风结彩留莺语,白日钩帘许燕归。 眼底桑田随处变,人间沧海任尘飞。 京华知己如相问,便道垂竿老钓矶。 译文: 雨水过后台阶上长满了新绿的草衣,行人骑马停下敲了敲柴门。 清风吹过,彩带般的装饰物挂在门口,仿佛是鸟儿在说话;白天,人们卷起窗帘让燕子回来。 眼前的景象就像桑田一样,随时都在变化;人世间的沧海也可以任由尘土飞扬。
【注释】 ①喜:喜欢。见:指看到诗人与当地百姓的交往。车书:指全国。九州:泛指全国。随分:随便、自便的意思。乐清幽:乐于清静,安适愉快。②猿鹤:传说中能飞的动物。忘机:指不计较人我之分。③适兴:指诗兴大发。适,适合。④扶头:即“扶头酒”,一种美饮。⑤局:围棋盘。弈秋:古代传说中的棋艺高超的人。⑥更于松下围棋局:指在松树下下围棋。 【赏析】 首联:喜见车书混九州,山林随分乐清幽。 颔联
诗句释义: 1. 折桂曾闻到郤林,十年灯火惜分阴。 - 折桂:指科举考试及第或得到高官厚禄。 - 郤林:古代地名,此处可能指代一个有才学的地方。 - 灯火:指夜读书。 - 惜分阴:珍惜时间,不愿虚度光阴。 2. 未将舟楫江湖用,尽沐钧天雨露深。 - 舟楫江湖:泛指在江湖(即广阔的水域)中航行,比喻在外任职或旅行。 - 钧天:古代称帝王所居之地为钧天,这里指皇宫。 - 雨露深:喻指恩惠深厚。
【赏析】: 本诗是邓士齐兄弟的《咏怀》。 首句“安乐窝中风正清”,用典。“安乐窝”即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地方,指他们隐居之所。“风正清”则暗喻他们的心境与世相皆为清明、恬淡之境。 次句“卜居三径近孤城”,用典。“三径”是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归隐后所开辟的住宅旁三条小路,用以自辟天地,不问世事,故称“三径”。陶渊明在《归园田居》中说:“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
【注释】 墨梅:用墨画的梅花。 岁寒雪月交:岁末寒冬,雪花和月光交相辉映。 夜永龙蛇动:夜深了,龙蛇在沉睡。 莫将铁笛吹:不要吹响铁笛声。 惊破孤山梦:不要使孤独的山峦被声音惊醒。 【赏析】 《墨梅》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写梅不畏严寒的傲骨,赞美了梅花的高洁品质。这首诗前两句以雪月交辉之景起兴,后两句则借“莫将铁笛吹”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全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高远清幽,富有情趣。 诗的前两句
戍妇 路远无书寄,天空有雁过。 金钱聊远卜,何日罢干戈。 注释: 戍妇:驻守在边疆的士兵的妻子。 路远无书寄:由于路途遥远,无法写信回家。 天空有雁过:天空中飞过的大雁。 金钱聊远卜:用占卜的方法来预测未来的情况。 何日罢干戈:何时才能停止战争。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戍妇生活状态的诗,表达了戍妇对丈夫的思念之情。诗中的“路远无书寄”和“天空有雁过”,都暗示了戍妇与丈夫之间的距离之遥,无法相见
【注释】: 梅关:今广东梅县,是古代粤汉铁路的关口。冯梅窗表弟:作者表弟,名不详。梅窗:表弟的别号。大庾岭:在广东、江西两省交界处,为五岭之一。冯梅窗表弟:表弟。 【赏析】: 首句中的“出”字,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走出梅关,二是指离开故土。 第二句写自己身在他乡,但并不感到陌生和孤寂。第三句用典,化用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句。意思是说:“我不怕夜夜梦见故乡,因为梦魂也会飞到隋冈去
注释: 文明:这里指贤明的君主。见在:现在。崭岩:险峻的山崖。养头角:指养育才能,准备出世。兴云:指风云际会,即有施展才能的机会。普济:普遍救助。苍生:百姓。乐:愉快。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以“龙虎图”比喻贤明的君主,表达了诗人对君王的赞美之情。全诗语言简练,意境高远,充满了豪放之气
夏挥使龙虎图二首 倚树一啸风,百兽俱踉跄。苟无如是威,何以镇边疆。 注释: - “倚树”:指站在树下。 - “一啸风”:形容声音洪亮如风,有强大的震撼力。 - “百兽俱踉跄”:各种野兽听到后都显得十分惊慌失措,仿佛被某种威严力量震慑。 - “苟无如是威”:如果没有这样强大的威势。 - “何以镇边疆”:用什么来安定国家的边疆呢?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安危的担忧和对英雄人物的向往。 赏析:
【解析】 这是一首题壁诗。“圣朝”二句,是说自己虽为寒士,却有幸在盛世得到重用。这两句的意思是:我生逢明君圣主,国家重视贤能之士,所以我现在虽老而未衰,还能像年轻时那样说三道四、评头论足。“他日”二句,诗人以“访问”自比,表达了对李生未来成功的祝愿;希望他能像当年自己那样,在科举考试中一举成名。后两句,诗人以钓鱼台为景,抒发了对友人的祝愿。“芦花明月”,指芦花荡中的月夜,也是诗人当时居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