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桂曾闻到郤林,十年灯火惜分阴。
未将舟楫江湖用,尽沐钧天雨露深。
鸳鹭簉班琼作佩,谋谟协赞铁为心。
只今四海文同轨,笑我无能雪满簪。

诗句释义:

  1. 折桂曾闻到郤林,十年灯火惜分阴。
  • 折桂:指科举考试及第或得到高官厚禄。
  • 郤林:古代地名,此处可能指代一个有才学的地方。
  • 灯火:指夜读书。
  • 惜分阴:珍惜时间,不愿虚度光阴。
  1. 未将舟楫江湖用,尽沐钧天雨露深。
  • 舟楫江湖:泛指在江湖(即广阔的水域)中航行,比喻在外任职或旅行。
  • 钧天:古代称帝王所居之地为钧天,这里指皇宫。
  • 雨露深:喻指恩惠深厚。
  1. 鸳鹭簉班琼作佩,谋谟协赞铁为心。
  • 鸳鹭:古代官员的冠饰,这里可能是指官职或者地位。
  • 簉班:指佩戴在官员身上的玉饰。
  • 琼作佩:形容佩戴的饰品珍贵华丽。
  • 谋谟:计谋和谋略。
  • 铁为心:形容忠诚坚贞如钢铁。
  1. 只今四海文同轨,笑我无能雪满簪。
  • 文同轨:指全国的文学教育统一标准。
  • 雪满簪:形容自己才华出众,但未能得到重用,就像头上的簪子被雪覆盖一样。

译文:

在郤林听到折桂的消息,我已十年在灯下苦读,珍惜每一刻。
我没有将船楫用于江湖之上,而是沐浴着皇宫中的雨露,深深感激。
我的冠上装饰着鸳鹭之饰,我的谋略和忠诚如同铁一般坚定不变。
如今四海之内文教一脉相承,却让我自嘲,因为我的才华并未得到应有的赏识。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仕途的失望和无奈。首二句通过回忆曾经在郤林求学的情景,表达了对时间的珍惜和个人努力的感慨。第三四句则转向现实,诗人没有选择在官场上施展才华,而是像在皇宫中一样享受雨露之恩。这里的“未将舟楫江湖用”和“尽沐钧天雨露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涯的不屑和对清雅生活的向往。最后两句则直接点出了自己的困境——尽管有着出众的才华和忠诚,但却未能得到重用和赏识。整首诗通过对个人处境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挣扎和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同时,诗中所蕴含的哲理也让人深思,即人应该追求真正的价值,不应仅仅为了名利而活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