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吹雁落平沙,芦苇秋黄稻始花。
转眼不时秋又到,只愁边地早霜华。

【注释】

  1. 西风:秋风。
  2. 落平沙:降落在沙滩上。
  3. 芦苇:一种生长在大河、湖泊边或沼泽地的植物,秋天变黄,冬天枯死。
  4. 秋黄:秋天变成黄色。
  5. 稻始花:指初生的稻穗开始开花。
  6. 转眼:一转眼,一会儿。
  7. 不时:时常,不定时。
  8. 霜华:霜花,指早霜。
  9. 边地:边境地带,这里指西北地区。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西北边疆地区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和对边防将士的敬仰之意。
    首句“西风吹雁落平沙”,描绘了一个秋高气爽的夜晚,诗人在边疆看到一群大雁在秋风中飘零,落在了平坦的沙地上。这里的“西风”和“落平沙”都是秋天的典型景象,而大雁又是秋天的象征。诗人用“西风”来描绘秋天的气候特点,用“落平沙”来描绘大雁的降落场景。这些细节的描述,既展现了西北边疆的自然风光,又体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第二句“芦苇秋黄稻始花”,进一步描绘了西北边疆的景色。秋天的芦苇变成了金黄色,而初生的稻穗也开始开花。这里的“芦苇秋黄”、“稻始花”都是秋季的典型景象,而“芦苇”和“稻始花”则分别代表了西北边疆的自然景观和农业生产。通过这样的对比,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第三句“转眼不时秋又到”,诗人感叹时间的流逝,转眼间秋天又到了。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的感慨,也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深深思念。
    尾句“只愁边地早霜华”,诗人表示自己只能忧愁西北边疆地区早晚都会遭受霜冻之苦。这里的“只愁边地”、“早霜华”都表达了诗人对西北边疆地区艰苦条件的担忧。
    整首诗通过对西北边疆地区的自然景观和农民劳作场景的描绘,以及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表达了诗人对祖国边疆地区的敬仰之意和对人民生活的关注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