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雪飘寒色,萧萧一草亭。
操成多绿绮,敲缺几青萍。
客至犹扪虱,书横自炙萤。
梅花当夜发,心绪若为馨。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全诗如下:

暮冬题斋壁

腊雪飘寒色,萧萧一草亭。
操成多绿绮,敲缺几青萍。
客至犹扪虱,书横自炙萤。
梅花当夜发,心绪若为馨。

注解与赏析:

  1. 腊雪飘寒色,萧萧一草亭。
  • “腊雪”指冬季的降雪,通常意味着天气寒冷。“萧萧”形容雪声或风声。“草亭”是一种简陋的亭子。这里描绘了一幅冬季雪景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景色的感受和内心的宁静。
  1. 操成多绿绮,敲缺几青萍。
  • “操成”可能是指弹奏古琴时的动作,“绿绮”是一种传说中的古琴,常被用来象征高雅的艺术。“敲缺”可能是指用琴音击打琴弦以引起共鸣。这两句描述了诗人通过弹奏古琴来表达情感的场景,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艺术的追求和对美的感悟。
  1. 客至犹扪虱,书横自炙萤。
  • “客至”表示客人来访。“扪虱”是古代文人的一种习惯,即在炎热的时候用手去摸虱子。“书横”可能是指放置书籍的地方。这两句表现了诗人在客人来访时依然保持着一种闲适的生活方式,同时展示了他对于学问和知识的尊重以及对于文化的热爱。
  1. 梅花当夜发,心绪若为馨。
  • “梅花”通常象征着坚强和纯洁的品质。“当夜发”暗示了梅花在夜晚独自开放的情景,也表达了诗人在孤独或寂静的环境中仍然保持着内心的坚定和纯净。“心绪若为馨”,这里的“馨”字用来形容美好或者令人愉悦的情感,整句诗表达了诗人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时,能够保持乐观和积极态度的心绪。

综合评价: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表达诗人情感和志趣的五言诗。通过对冬天的景象、音乐、生活习俗以及个人心境的描述,诗人展现了自己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格魅力。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情感真挚而深沉,体现了白居易诗歌的典型风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