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纻之白白何如,当筵起舞为欢娱。琴瑟钟鼓箫簧竽,应节轻盈妙疾徐。
转雪回风长带舒,忽然垂袖停踟蹰,含情忍泪欲何须。

注释:

  1. 白纻之白白何如:白纻,一种古代乐器。这句诗是在询问白纻的白色如何?
  2. 当筵起舞为欢娱:在宴会上跳舞来寻找欢乐。当筵,指宴会。
  3. 琴瑟钟鼓箫簧竽,应节轻盈妙疾徐:用琴瑟、钟鼓、箫、簧、竽等乐器伴奏。应节,适应节拍。轻快而快速。
  4. 转雪回风长带舒:如同雪花般飘落,风回旋般舒展。
  5. 忽然垂袖停踟蹰:突然间放下袖子,停止徘徊不前。
  6. 含情忍泪欲何须:心中充满了感情,但却又忍住眼泪不让它流出来。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宴会上音乐演奏情景的诗歌。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比喻,将音乐演奏的美妙场景描绘得淋漓尽致。
    首句“白纻之白白何如”,诗人通过反问的方式,表达了对白纻的赞美之情。白纻是一种古代乐器,其白色象征着纯洁和高贵。诗人在这里通过比较,强调了白纻在宴会上的珍贵和难得。这种赞美之情,既体现了诗人的审美观念,也反映了古代人们对音乐的高度重视。
    第二句“当筵起舞为欢娱”,描绘了宴会上的欢乐场景。在宴会上,人们载歌载舞,共同享受快乐的时光。这种欢娱之情,不仅体现在人们的肢体动作上,更体现在人们的内心感受中。诗人通过这一细节,展现了宴会的热闹和欢乐。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通过描写不同乐器的声音和演奏方式,进一步丰富了宴会的音乐氛围。如“琴瑟钟鼓箫簧竽”,“应节轻盈妙疾徐”,这些诗句分别描绘了不同的乐器和演奏方式。琴瑟的悠扬,钟鼓的激昂,箫簧的婉转,竽的悠扬,每一种声音都仿佛在诉说着不同的情感和故事。而“应节”和“轻盈”、“妙疾徐”则形象地描述了演奏者的技艺和音乐的魅力。这些描述既展现了音乐的艺术性,又反映了诗人的审美情趣。
    最后两句“转雪回风长带舒,忽然垂袖停踟蹰”,则是对整个宴会的结束和收尾进行了描绘。转雪回风长带舒,仿佛是雪花在空中飘荡,风回旋在周围。这种景象既美丽又神秘,给人一种宁静而又深远的感觉。忽然垂袖停踟蹰,则描绘了人们在宴会结束时的情景。他们停下了手中的动作,似乎陷入了沉思或是感慨之中。这种描绘既真实又富有诗意,让人感受到了宴会结束后的那种宁静和深沉。
    整首诗歌通过对宴会上的音乐演奏和参与者的各种动作进行细致的描绘,展现了一个热闹而又有深度的宴会场景。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语言,成功地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音乐和欢笑的世界。同时,这首诗也在赞美音乐的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爱情和友情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