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台聊赋别,诸子更相从。
水落潮痕出,云开树影重。
渔歌回曲浦,僧磬度双峰。
惯识江湖意,无论去住踪。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和表达技巧的能力。首先要读懂诗句,理解诗的内容。再从炼字、意象、意境、情感、手法等角度进行赏析。

小金山送黎秘书还朝(其一)

高台聊赋别,诸子更相从。水落潮痕出,云开树影重。

渔歌回曲浦,僧磬度双峰。惯识江湖意,无论去住踪。

【译文】

在高高的台上略作告别,大家纷纷离去,我在这里与他们分别。

水落潮痕露出,云雾散尽后,树木的影子更加清晰了。

渔船的歌声在曲折的水道回荡,寺庙的钟声远远地飘过两座山峰。

我熟悉江湖的情趣,不论他们去留,我都为他们送行。

【注释】

①小金山:在苏州市西郊灵岩山之阳。又名慈寿塔。相传晋时有僧人名慧照,见其山形如金,遂结庵建寺,称小金山。

②诸子:指同僚们,这里指黎秘书。

③“水落”句:潮退,水迹显露出沙滩;云散,树叶的影子显得浓密起来。④“渔歌”二句:江边渔民唱着渔歌,在曲折回廊里徘徊,寺中的僧侣敲打磬声,远远传来。

⑤“惯识”句:我熟悉江湖中的情趣,不管他们到什么地方去,也不管他们住在什么地方。

【赏析】

这是一首赠别词,写诗人于高台送别好友黎秘书的情景。

首句“高台聊赋别”,表明是在一个较高的台上临别。“聊”字说明是在友人即将离京之际才设宴饯别;“高台”则点明饯别的地点。次句“诸子更相从”,写友人众多,都来为黎秘书送行。“诸子”即诸生,泛指文人士大夫,“相从”即同行。“更”字写出了饯别的气氛。第三句“水落潮痕出”,描绘了江水涨后的景色:由于水位下降,江水中的泥沙被冲露出来。“水落”二字既写江水涨后之景,又暗示友人离去之意。末句“云开树影重”,写江面晴空万里,云开雾散。树木倒影在水中显得更为清晰。两句一前一后,形成鲜明对照。

四、五句描写的是送别之时的自然景象。“渔歌回曲浦”,写渔人归舟时发出的歌声在曲折的水道回荡。“僧磐度双峰”,写寺院的僧人击磐声远远地传过两座山峰。这两句写送别之时的自然景观,烘托出一种凄清、幽寂的氛围。“回曲”“度”“双峰”、“远”等字,不仅写出自然景观的特点,而且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喜悦之情。

六、七句写送别之时的人文景观。“惯识江湖意”,写自己对江湖生活的了解和熟悉;“无论去住踪”,意思是说,不管你走到哪里,你总是我的老朋友、好朋友。这两句写出了作者的豁达、豪爽。

八句写送别之后的感受。“惯识江湖意”,是说对朋友的深情厚谊,是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无论去住踪”,表达了对朋友的关心和牵挂,无论他走多远,我都会惦记着他。

全词语言质朴自然,意境优美动人,感情真挚深沉,是一首优秀的赠别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