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首尚为郎,相看气益扬。
文谁同大雅,酒或似东方。
紫阙星辰近,青箱日月长。
避喧君自得,不是学空王。

【解析】

此诗为作者访友之作。首句“白首尚为郎”点明时间与身份,表明诗人年事已高而志气不衰;二、四句用典,“大雅”指孔子,“东方”指周公旦;五、六句写景抒情,“紫阙”指皇宫,“青箱”指书箱,这里借指朋友的书房;七、八句写人,“君自得”意为“君有所得”,指友人在读书中有所领悟或有所收益;最后两句是全诗主旨句,“不是学空王”意为“不是效法空王”,意谓“吾友”不以权贵之身而学佛,而是勤于学问。赏析:这首诗是诗人访问友人欧桢伯时所作。诗人以“白首尚为郎”起兴,说明尽管自己年岁已高,但志向不衰,仍然像年轻人一样奋发向上,并谦虚地称欧桢伯比自己更有才德和修养。第二句紧承上句进一步写欧桢伯,说欧桢伯的才华和风度更胜一筹。第三句“文谁同大雅,酒或似东方”,是说欧桢伯文章高雅,学问渊博,堪与孔子比肩,饮酒也颇有东方之美。第四、五句描绘了一幅优美的图画:皇宫近在咫尺,书斋长如青天,友人正专心致志地读书呢。第六句“避喧君自得,不是学空王”,是说欧桢伯虽身处闹市之中而不为所动,专心读书,真是“心远地自偏”。第七句“不是学空王”是全诗句眼,也是全诗的主旨所在。诗人用反问的语气说:“你学习佛经,难道要效法那些空无所有、虚无飘渺的‘空王’吗?”意思是说:“你学习佛经,不是为了追求那种空洞无用的东西。欧桢伯的这一观点很有现实意义。他主张读书要有实用的目的,认为读书是为了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而不是为了逃避世俗生活和享受。这种思想对于我们今天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答案】

白首尚为郎,相看气益扬。

文谁同大雅,酒或似东方。

紫阙星辰近,青箱日月长。

不是学空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