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台送客柳纷纷,御苑莺声过漏闻。
花重锦官啼望帝,月明瑶瑟吊湘君。
巴童歌落荆门雪,楚客帆低剑阁云。
圣主受釐思远谪,又随阿扈凤皇群。

燕台送客柳纷纷,御苑莺声过漏闻。

燕台:古代帝王宫苑的代称,此处泛指京城。

柳:柳絮随风飘落。

纷纷:形容柳絮飘零的样子。

御苑:皇宫里的花园。

莺声:黄莺的鸣叫声。

过漏:漏壶中的水从上滴下的声音。

闻:听到。

花重锦官啼望帝,月明瑶瑟吊湘君。

锦官城(今成都):汉代的锦官县,是西汉时织锦的地方,这里借指成都。

望帝:传说中古蜀国的君主名杜宇,他以身化鸟,名叫杜鹃。

瑶瑟:古代的一种弦乐器。

吊湘君:传说舜帝死于长沙,湘夫人哭泣哀伤,泪尽变成斑竹。

巴童:指四川一带的儿童,也泛指边地少年。

荆门:地名。

楚客:楚国的人。

帆低:船帆低垂。

剑阁云:剑阁山的云雾。

圣主:皇帝。

受釐(cí):接受吉兆。

思远谪:思念被贬之人。

又随阿扈凤皇群:又随着皇帝一起飞向天宫。

阿扈:即“阿阁”,指皇帝乘坐的龙车。

凤皇:凤凰。

赏析: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共四联八句。全诗以景衬情,通过描写诗人送别两位友人出京的情景,抒发了作者对他们的同情和关切之情。

首联写诗人在燕台送别王李二舍人的情景。燕台,指京城。柳树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御苑里黄莺儿的鸣叫声穿过漏壶的细孔传来,仿佛听到了春日的钟声。这一联描绘了一幅春日送别的画面,充满了离别的情绪。

颔联用典抒情。锦官城、望帝、杜鹃、玉笛、湘君等意象都出自《蜀都赋》,表达了诗人对于被贬之人的同情和关心之情。这一联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对两位被贬之人的关心和担忧之情。

颈联写诗人与友人乘船离开京城,经过荆门、剑阁等地,最终来到遥远的楚国。诗人感慨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友情的珍视和留恋之情。

尾联写诗人与友人同乘龙车一同飞向天宫,表达了诗人对于他们的祝福和期待之情。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友谊,又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的美好憧憬。

这首诗通过对燕子、黄莺、柳絮、御苑、锦官城等景物的描绘,以及典故的使用,展现了诗人对两位被贬之人的深情厚谊,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和未来的期许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