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衣皖城口,言就皖城坳。
辟世归愚谷,移山到石巢。
鹤林松露滴,渔浦荻花交。
庑下闻清啸,长谣赋乐郊。

【注释】

“皖城”,安徽省的简称,这里指安徽境内。石巢先生:即李渤,唐代著名隐士,字明叔,号愚溪先生,自称愚溪野老,隐居于皖城东边的愚溪谷中。

披衣:穿上衣服,准备出行。皖城口:安徽城门外。口:门。坳(ào):山坡。

辟世:脱离尘俗。归愚:回到愚公移山的精神。愚谷:喻指愚溪谷,是李渤隐居的地方。

移山到石巢:传说李渤曾用石头建造屋舍,所以称“移山”。

鹤林:松树林,以鹤为象征。松露滴:比喻松树露水滴滴。松树多在秋天落叶,故云滴落。

渔浦:《太平御览》:江夏有渔浦山。渔浦:泛指渔山。荻花交:指荻花随风飘舞。

庑下:指房屋的下檐。清啸:指隐者清高、闲适的生活情趣和吟咏。

长谣(yáo)赋乐郊:指隐士李渤常常唱着歌咏自然之美。长谣:长歌,指歌唱。乐郊:快乐的境界。

【赏析】

这是一首写访友不遇的诗,通过描写李渤的隐逸生活,表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唐诗三百首》评曰:“此亦自题其隐也”。

首句“披衣皖城口,言就皖城坳。”描绘出诗人穿好衣服后,走出城门,来到皖城东面山坡上的情景,点出了他来此的目的。皖城口:安徽城门外。坳:山间小坡。

颔联:“辟世归愚谷,移山到石巢。”两句紧承第一联而来,诗人穿好衣服后,来到了愚溪谷,也就是李渤隐居的地点。他脱去凡俗,回到了愚公移山的精神里。愚溪谷:指李渤隐居的地方。愚:指愚公。

颈联:“鹤林松露滴,渔浦荻花交。”这两句描写了诗人看到的景象。松露:松树上的露珠。鹤林:以鹤作为象征的林子。渔浦:泛指渔山。荻花:一种草本植物,叶子细长而下垂,秋季开花时呈紫红色,像芦苇一样。

尾联:“庑下闻清啸,长谣赋乐郊。”这两句描写了诗人在房檐下听到隐者吟咏的声音,于是长歌赋诗,表达了他对隐逸生活的热爱。庑下:房屋的下檐处。清啸:隐者的吟唱。乐郊:指快乐的境地。

整首诗歌语言朴实无华,意境幽远,通过对友人隐居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