莺啼一度一开花,梦远伤秋入鬓华。
明月楚天遥过雁,白门吴树暝栖鸦。
城高隔水霜砧捣,木落空楼戍鼓挝。
轾浪放舟渔浦晚,盈盈碧汉接星槎。

【注释】

吴楚:指长江中下游一带。吴地和楚地,泛指江汉流域地区。感秋:因秋风而感伤。莺啼:莺鸟的啼声。度:次数。一度一开花:形容花木繁盛的样子。梦远:指梦中所见遥远的地方。入鬓华:使白发增添。鬓华,即“鬓毛”。伤秋:秋天使人伤感。明月:这里指月亮。楚天:指长江上游地区的天空。遥过雁:远远飞过的大雁。白门:古城门,在今江苏省南京市西南。吴树:指长江中下游一带的树木。暝栖鸦:黄昏时乌鸦归巢。城高隔水霜砧捣:城上的人用捣衣石敲着砧子声来洗衣服。城:指城墙。隔水:隔着水面。霜砧,捣衣用的杵,其上覆有冰,所以叫霜砧。木落空楼戍鼓挝:树上的叶子落尽了,只有空无一人的楼子里传来了鼓声。轾浪:指船行水中的声音。放舟:乘舟而行。渔浦:渔人捕鱼的浦滩。晚:傍晚时分。盈盈碧汉接星槎:银河中明亮的星星好像与星槎相接。碧汉,天河。星槎:星船,传说中从天河到凡间的使者所乘的神舟。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深秋季节的诗。诗人在江南游赏,见秋景之美,遂作此诗抒发感慨。诗的开头两句写景。第一句,莺啼花开花落,花开花落,是自然现象;第二句,梦中所见之地,也是自然现象;第三句,明月西移,大雁南飞,也是自然现象;第四句,日落西山,乌鸦归巢,更是自然现象。这些景象都说明,作者游赏之乐,全由自然美景引起。

中间两联写情。第五句写自己愁思满怀,无心赏景,只好望月怀人。第六句说,夜已深沉,城上的捣衣声也渐渐停息了。第七、第八句写自己在孤楼上久久不能入睡的情景。最后两句写自己的愁思随着银河中的星光而飘向远方。“明月”、“湘川”,都是实景,但诗人却把它们当作虚景来写。他想象自己乘坐星槎(传说中的神舟),在银河中飘荡,那是多么快乐的事啊!然而这种欢乐是短暂的,终有一天会消逝的,因此他只能无限留恋这片刻的欢乐了。

整首诗以景衬情,以乐景表现哀情。诗人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融于眼前的景物之中,写得十分含蓄。

这首诗写景真切动人,情景交融,意境优美。诗人以清丽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表达了自己深深的离情别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