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气侵鸠闷,风帆掠燕狂。
白看梨梦破,红变杏梢香。
放舸依林遍,装云去路长。
惯将春色住,何意又他乡。
《河上送春二首》是明代诗人黎遂球创作的一组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分析:
诗句解释
- “水气侵鸠闷”:“水气”可能指春雨,而“鸠”是常见的春天鸟名,此句表达了春雨连绵,使鸟儿也感到郁闷的情境。这里的“闷”字形容了春雨对万物的影响。
- “风帆掠燕狂”:风大到足以使帆被风吹得猛烈,燕子在飞行中显得异常狂野。这里的“掠”和“狂”都描绘了风的力量与速度。
- “白看梨梦破”:这里用“白看”来强调失望的心情,比喻看到梨花随风飘落如同破碎的梦境。
- “红变杏梢香”:描述了杏花由红变黄的过程,同时强调了香气四溢的景象。
- “放舸依林遍”:船只随意漂泊在树林间,展现了一种随性的生活方式。
- “装云去路长”:云层似乎无穷无尽,船只能不断前行,暗示了旅途的漫长。
- “惯将春色住”:表达了一种厌倦或不舍,因为春天的色彩总是让人留连忘返。
- “何意又他乡”:反问自己为何又要离开这个熟悉的地方,透露出一丝悲凉。
译文
水气侵扰着疲惫的小鸟,风帆掠过燕子显得狂躁。
白白地看了春梦破碎,红色渐渐变为杏花的清香。
小船随意漂浮于森林之中,云层如海无边无际。
习惯了春天的美好,怎料想再次置身于陌生的异地。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变化和个人情感经历的诗歌。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感受,诗人传达了一种对自然美和生活变迁的感慨。诗中的景物转换和情感变化相得益彰,共同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画面。
《河上送春二首》不仅是对春天景象的生动描绘,更是诗人内心感受的真实写照。通过对春天景色的细致刻画以及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抒发,这首诗展示了作者高超的艺术技巧和深厚的文学修养,是明代诗歌创作中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