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天归去得三馀,南面差饶万卷书。
岂有银鱼破寥寂,幸无珰虎拜升除。
鞭垂泰岳群青末,袖拂苏台万绿初。
珍重文心报刘子,此时吾在李君车。

李仲木喜余下第南还赋诗载酒相贺即席述答因柬刘公旦用公旦送余北上韵

江天归去得三馀,南面差饶万卷书。

岂有银鱼破寥寂,幸无珰虎拜升除。

鞭垂泰岳群青末,袖拂苏台万绿初。

珍重文心报刘子,此时吾在李君车。

注释:

  1. 李仲木:作者的朋友,此处为诗作的受赠者。
  2. 余下第:我被贬官后返回南方。
  3. 赋诗:写诗来表达自己的喜悦和感激之情。载酒:携带美酒。相贺:互相庆贺。即席:就座,席间。述答:陈述并回答。因柬:因此致书。刘公旦:指刘基(字伯温),元朝开国元勋、文学家和政治家,作者的朋友。北还:回到北方。用公旦送余北上韵:使用刘基送别时的诗歌韵律进行创作。
  4. 江天归去得三馀,南面差饶万卷书:江天归去时得到了多余的时间(三馀),南面(即南方)有很多书籍可以阅读。差:足够;饶:多。
  5. 岂有银鱼破寥寂,幸无珰虎拜升除:哪里有鱼能打破空旷寂寞?幸好没有像董贤那样因为得到皇帝宠信而被提拔。银鱼:传说中一种能破寂寞的宝物,这里比喻难得的闲暇时光;珰虎:汉代宦官董贤曾得到皇帝宠信,赐金千斤及珠百斛,故称。拜升除:获得官职升迁。
  6. 鞭垂泰岳群青末,袖拂苏台万绿初:长鞭下垂到泰山山脉的末端,袖子轻轻一挥,就能吹散苏台(春秋战国时齐国都城)周围的草木,形容自己对政治前途充满信心。泰岳:泰山,位于山东省泰安市境内,主峰玉皇顶高约1532.7米,为五岳之首。群青末:指群山之巅。苏台:春秋时吴王阖闾筑台于此,以观沧海。
  7. 珍重文心报刘子,此时吾在李君车:珍重您的心情和才华来报答刘基(字伯温)。此时:指目前。吾在李君车:我在你乘坐的车中。李君车:泛称别人的车,这里指刘基的车辆。
    赏析:
    《李仲木喜余下第南还赋诗载酒相贺即席述答因柬刘公旦用公旦送余北上韵》是元代文人张昱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全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刘基的感激之情。
    首句“江天归去得三馀,南面差饶万卷书”,描绘了诗人离开朝廷后,在南方的生活状态。诗人通过这句诗表达了自己在官场上的失意和无奈。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文人的期望和要求。
    接下来的句子“岂有银鱼破寥寂,幸无珰虎拜升除”中,诗人通过比喻的手法,表达了自己在官场上的无奈和困惑。诗人希望自己的生活可以如同银鱼一样自由自在,没有任何束缚和压力。而对于那些因为得到皇帝宠信而被提拔的人,诗人则表示出了深深的担忧和不满。
    “鞭垂泰岳群青末,袖拂苏台万绿初”这句诗中,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将自然景色与政治生活巧妙地联系在一起。诗人通过对泰山群山之巅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政治前途的信心和期待。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对当前政治局势的担忧和不安。
    最后两句“珍重文心报刘子,此时吾在李君车”,则是诗人对刘基的感谢和承诺。诗人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报答刘基的恩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的期许和憧憬。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表达了诗人对刘基的感激之情,又展现了诗人独特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