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上销魂是锦缠,半余青鬓两行偏。
观梅自爱香风薄,拭粉那缘玉汗鲜。
醉里月倾三弄笛,秋馀寒浸一枝莲。
相思海国堪同载,徐福何须更觅仙。

【诗句注释】

醮夜同耑孙遨游邂逅,何生索锦缠头,辄解赠之。同耑孙各赋一曲:醮夜,即中秋之夜。徐端孙,名不详。

头上销魂是锦缠,半余青鬓两行偏:形容头上的簪子(或发髻)装饰着华丽的丝线,犹如锦绣般绚丽夺目,令人销魂(陶醉)。青鬓,指头发的颜色。半余青鬓两行偏,意指头发中段稍显斑白,但仍然美丽动人。

观梅自爱香风薄,拭粉那缘玉汗鲜:观看梅花时,我欣赏其清新淡雅的香气;而擦拭脸庞时,更喜爱那种如玉般细腻滑润的皮肤。

醉里月倾三弄笛,秋馀寒浸一枝莲:在醉酒之中,我听着月光下笛子的悠扬声调;秋日的凉风吹过,仿佛浸透了一枝盛开的莲花。

相思海国堪同载,徐福何须更觅仙:在思念之中,我想象与友人一同乘坐船只穿越海洋,去往遥远的国家;而徐福已经找到了长生不老的方法,我们又何必再去寻觅仙山仙境呢?

【译文】

中秋之夜,我与徐端孙一起游玩,偶遇何生请求赠送锦缠头。徐端孙和我也各赋了一首歌。

头上的饰品犹如锦绣般华美耀眼,青丝中夹杂着些许斑白,却依然美丽动人。

观赏梅花时,我被其清香所吸引;而擦拭脸庞时,更喜爱那如玉一般细腻滑润的皮肤。

在醉酒之中,我聆听着月光下的笛声悠扬动听;秋日的凉风吹拂着枝头的荷花,沁入心扉。

我在思念之中,想象与友人一同乘坐船只穿越海洋,去往遥远的国家;而徐福已经找到了长生不老的方法,我们又何必再去寻觅仙山仙境呢?

【赏析】

此诗是徐渭为中秋赏月所作。诗人以“醮夜同耑孙遨游邂逅何生索锦缠头辄解赠之”开篇,描绘了一个中秋之夜,徐渭与徐端孙共度良宵、畅游赏月的场景。其中,“头上销魂是锦缠”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头上的华丽饰品——锦缠头,令人陶醉不已。同时,诗人还巧妙地将锦缠头比作“头上销魂”,更加凸显了其美丽动人的特点。

诗人以“观梅自爱香风薄”一句表达了对梅花的喜爱之情。他欣赏着梅花的清香,感受着大自然的美好。同时,“拭粉那缘玉汗鲜”一句则展现了诗人对肌肤的关注与呵护。他用“玉汗”来形容肌肤细腻滑润的状态,让人感受到一种优雅而高贵的气质。

在饮酒之际,诗人以“醉里月倾三弄笛”一句营造了一种欢快的气氛。他听着月亮下笛子的悠扬声,仿佛置身于一个美妙的音乐世界之中。同时,“秋馀寒浸一枝莲”一句则描绘了秋日的凉爽气息与荷花的清雅之美相互交融的情景。

诗人以“相思海国堪同载,徐福何须更觅仙”一句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与感慨。他认为朋友之间的情谊如同跨越大海一般深厚,无需再去寻觅什么神仙般的境界。同时,他也暗示了自己对于人生无常的思考——既然徐福已经找到了长生不老的方法,我们又何必再去追求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呢?

整首诗通过描绘中秋之夜的赏月场景、赞美自然之美、表达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生死的思考等手法,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