皎洁美人心,刘王不解寻。
苑芳经燹烧,草冷耐萤侵。
映遂仙藜彩,辉生梦笔吟。
珠探玉龙颔,镜隐翠娥襟。
瑞霰帘纹积,祥霞日气深。
蝶来情倍热,蛾趁焰能任。
法雨悬禅观,天衣覆宝林。
莲开璎珞座,香静佩环音。
舍利衔珍鸟,瑶华集素禽。
榆芒寒簇雪,桂粟夜明金。
艳琐玲珑骨,神传巧妙针。
绡巾弹泪结,兰唾御风临。
醉失秦宫晓,光堪魏乘参。
倚窗看赠带,拂幕挂遗簪。
旭透冰凝碎,梨晴梦半沉。
口脂晶帐影,钱尾雀屏森。
赋客星占聚,高僧理可钦。
空花与二月,怀古复怜今。
【注释】
1.素馨:一种香草,又名杜若、紫薇等。
2.皎洁:光明洁白。
3.刘王:指东汉明帝(刘庄),因避讳而称其为“刘”。
4.苑芳:皇家园林的花草。
5.萤:萤火虫。
6.仙藜:仙人的藜杖。
7.辉生:光辉产生。
8.珠探:比喻寻找珍贵的东西。
9.玉龙颔:喻玉制的龙颌。
10.镜隐:喻指仙女所佩的玉镜。
11.瑞霰:祥瑞的雪花。
12.蝶来情倍热:指蝴蝶飞来使人们的情感更加热烈。
13.蛾趁:蛾扑。
14.法雨:佛教语,指佛法如雨般普降人间。
15.天衣覆宝林:天上的仙衣覆盖着宝林寺。
16.璎珞:古代妇女身上装饰品的总称。
17.佩环音:佩带玉环的声音。
18.舍利:指佛骨,佛教用语。
19.瑶华:指美丽的花朵。
20.榆芒寒簇雪:榆树和芒草的枝叶在寒风中聚集像雪花一样。
21.桂粟夜明金:夜晚的桂花像小金粒一样闪烁。
22.艳琐玲珑骨:形容女子的容貌非常美丽。
23.神传巧妙针:形容女子技艺高超,针法精巧。
24.绡巾弹泪结:用绸巾把泪水包住。
25.兰唾御风临:用兰花的香气吹拂。
26.秦宫晓:清晨的皇宫。
27.魏乘参:魏国的战车。
28.旭透冰凝碎:阳光透过冰面,使冰块融化成水。
29.梨晴梦半沉:梨花在阳光下显得有些模糊,像半睡半醒的样子。
30.口脂晶帐影:口脂涂抹在镜子上的影子。
31.钱尾雀屏森:钱状的尾巴在屏风上形成一种森严的景象。
32.赋客星占聚:有才学的客人都聚集在一起。
33.高僧理可钦:高尚的僧人值得尊敬的。
34.空花与二月:指没有实际的花和二月的景色。
35.怀古复怜今:既有对古时的美好怀念,又有对现今的无奈感伤。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的七言律诗。整首诗以“素馨”为中心词,通过对素馨花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和社会的感慨。
诗的前四句“东皋同诸先生上人社集分赋得素馨花灯”,描述了一群文人雅士在东皋聚会的情景。他们一起赏花赋诗,共同欣赏着这美丽的花朵。这里运用了“素馨”这一意象,象征着纯洁高雅的品质。
诗的中间部分“皎洁美人心,刘王不解寻。苑芳经燹烧,草冷耐萤侵。”则描绘了素馨花的美丽及其被破坏的场景。这里的“刘王”可能是指历史上的人物,也可能是作者自喻,表示自己虽然才华横溢,但却无法得到赏识。同时,也暗示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使得美好的事物受到了破坏。
诗的后四句“映遂仙藜彩,辉生梦笔吟。珠探玉龙颔,镜隐翠娥襟。”则进一步描绘了素馨花的美丽及其带来的美好意境。这里的“仙藜”和“梦笔”都是象征性的事物,代表着美好的幻想和梦想。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诗的结尾“瑞霰帘纹积,祥霞日气深。蝶来情倍热,蛾趁焰能任。”则描绘了素馨花下的景象,以及人们的情感变化。这里的“瑞霰”和“祥霞”都是吉祥的象征,代表着好运的到来。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和珍惜。
整首诗通过描绘素馨花的美丽及其带来的美好意境,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和社会的感慨。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和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