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散双鸳鸯,莫与欢侬似。
不似欢去时,欢来便如此。

《懊恼歌三首(其一)》是明代诗人欧必元创作的一首古诗,诗中细腻地描绘了主人公在爱情中的纠结与痛苦。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逐句释义:

  1. 织成鸳鸯合欢被
  • 织成:指的是用丝线或棉线等材料手工编织而成。在古代,这种工艺往往需要精细的工作和长时间的劳动。
  • 鸳鸯:一种美丽的水鸟,常被用来象征夫妻之间的和谐与恩爱。
  • 合欢被:即由一对鸳鸯图案制成的被子,象征着夫妻之间亲密无间的关系和相互支持的情感。
  1. 还裁青绢鸳鸯里
  • 还裁:再次裁剪,意味着重新设计或修改之前的样式。
  • 青绢:一种淡雅的布料,常用来制作精美的工艺品或衣物。
  • 鸳鸯:重复出现的图案,强调夫妻关系的紧密和不可分割。
  1. 侬家懊恼较人多
  • 侬家:指自家或自己的家庭,这里特指主人公的家庭。
  • 懊恼:内心的烦恼和不安,通常与情感上的失落或困扰有关。
  • 较多:较多,表示数量上的积累或频率的增加,暗示着主人公经常感到这种烦恼和不安。
  1. 枕上犹听懊恼歌
  • 枕上:睡觉时使用的枕头上,暗示主人公在睡眠中仍然无法摆脱这种困扰。
  • 犹听:仍然听到或意识到某种声音或事物。
  • 懊恼歌:因懊恼而唱的歌曲,这里可能指的是因为情感问题而产生的歌曲或诗歌。

这首诗通过对“鸳鸯合欢被”和“青绢鸳鸯里”的描述,展现了夫妻间的亲密和和谐。而“侬家懊恼较人多”和“枕上犹听懊恼歌”则揭示了主人公内心的痛苦和不安。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表达了主人公对爱情的渴望、失望以及最终的无奈接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