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署捐华要,山樊适性灵。
身齐漆园吏,人授济南经。
紫气龙泉掩,玄堂马鬣扃。
年年椒糈奠,图象在丹青。
【注释】
- 省署捐华要:意思是在官府的任上,抛弃华丽的官位。
- 山樊适性灵:指隐居山林,顺应自己的性情。
- 身齐漆园吏:比喻自己像漆园吏一样清贫。
- 人授济南经:指自己受到济南太守的赏识和推荐。
- 紫气龙泉掩:指紫气缭绕,龙泉隐没。
- 玄堂马鬣扃:指玄堂门上的马鬣被封闭了。
- 椒糈奠:用香米祭奠。
- 图象在丹青:指画像挂在屏风上。
【赏析】
这首诗是黄公筠为他的好友李元宾所写的挽词。黄公筠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他在官场上经历了很多挫折,但他始终保持着对文学的热爱和追求。这首诗通过对李元宾的描绘,表达了他对朋友深深的怀念之情。
第一句“省署捐华要”,意思是在官府的任上,抛弃华丽的官位。这反映了黄公筠在官场上的无奈和挣扎,他虽然得到了官职,但并不满足于这种地位,而是想要回归自然,过一种清贫的生活。
第二句“山樊适性灵”,意思是说自己像山林中的鸟儿一样,顺应自己的性情。这表达了黄公筠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他不愿意被官场束缚,而是希望能够自由自在地生活。
第三句“身齐漆园吏”,比喻自己像漆园吏一样清贫。漆园吏是古代的一种官名,这里的“身”字,指的是自己的身体或者身份。这句诗表达了黄公筠对于清贫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第四句“人授济南经”,指自己受到济南太守的赏识和推荐。这句话表达了黄公筠在官场上的人际关系,他虽然没有得到很高的职位,但是受到了别人的赏识和重视。
第五句“紫气龙泉掩”,意思是紫气缭绕,龙泉隐没。这两句诗描绘了一个神秘的景象,表达了黄公筠对未知世界的向往和敬畏。
第六句“玄堂马鬣扃”,指玄堂门上的马鬣被封闭了。这一句诗可能是指某个地方的门被封闭了,也可能是比喻某种状态或情感被压抑或限制。
最后一句“年年椒糈奠,图象在丹青”,意思是每年都要用香米祭奠,画像挂在屏风上。这两句诗表达了黄公筠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他每年都会用香米祭奠友人,同时将自己的画像挂在屏风上,以纪念这段友谊。
这首诗通过描绘李元宾的生平事迹和他与黄公筠的友谊,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深怀念和敬仰之情。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黄公筠对于清贫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对于未知世界的敬畏和好奇,以及对于友情的珍视和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