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壁金绳起,依山翠殿安。
两崖分岳色,百丈下风湍。
云狭牵衣过,天长仰面看。
石楼遥似画,归去濯金盘。

悬空寺与北岳相接

隐壁金绳起,依山翠殿安。

两崖分岳色,百丈下风湍。

云狭牵衣过,天长仰面看。

石楼遥似画,归去濯金盘。

【赏析】
《游悬空寺》是唐代诗人张旭的一首诗作。全诗描绘了诗人游览悬空寺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首句“悬空寺与北岳相接”直接点明了主题,即悬空寺与北岳相连。这句诗通过对地理位置的描述,为下文的描写奠定了基础。

第二句“隐壁金绳起,依山翠殿安。”描述了寺庙的建筑特点。这里使用了“隐壁”一词,形象地描绘了寺庙隐藏在山壁上的景象;“金绳”则暗示了寺庙建筑的华丽和精致。而“翠殿”则进一步突出了寺庙的绿色调子,给人一种宁静、和谐的感觉。

第三句“两崖分岳色,百丈下风湍。”则是对悬空寺周围环境的描绘。这里的“两崖”指的是寺庙两侧的山崖;“分岳色”则形容山崖的颜色与远处的山峰相呼应,形成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而“百丈下风湍”则描绘了山下的风势湍急,给人一种动感和力量感。

第四句“云狭牵衣过,天长仰面看”则是对诗人自身感受的表达。这里的“云狭”形象地描述了天空中云雾缭绕的景象;“牵衣过”则暗示了诗人被这美景所吸引,仿佛置身于仙境一般;“仰面看”则强调了诗人对自然的敬仰之情。

第五句“石楼遥似画,归去濯金盘。”则是对石楼的描绘。这里使用了“遥似画”来形容石楼的形状和风貌,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归去濯金盘”则暗示了诗人对这美景的喜爱之情,如同用金盘洗涤污垢一般。

这首诗通过对悬空寺的描写,展现了自然之美和诗人的审美情趣。同时,诗人也借助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和情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