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泥拆雨岸,细路转堪憎。
去马冲风色,征衣挂石棱。
疲兵时偃卧,古堠更陵乘。
赖有销愁地,云中岳色层。

【注释】

戗(jǐng)风岭:指陡峭的山岭。岳色层:指远处的山影。

【赏析】

这首小诗描绘了一幅峭峻的山岭风景图,全诗四句,每句七字,平仄相间,对仗匀称,读来朗朗上口。

首两句,写山岭的地势险峻。“沙泥”二字,点明是雨后之景。“拆雨岸”,即雨水冲刷后的山石被冲得参差不齐状。“细路转堪憎”,是说山路细小曲折,令人讨厌。“堪憎”者,难以忍受也。

三、四两句,写马在山道上行走。“去马”,即远行之人。“冲风色”,即顶着狂风前行。“征衣挂石棱”,是说行者身着征衣,衣服被刮起挂在山石上。“更陵乘”,即更显得辛苦。“陵乘”亦作“陵践”,“陵”通“厉”(lì),意为劳累不堪。

五、六句,写行人疲劳时的情景。“疲兵”,指疲惫的战士。“偃卧”,即躺下休息。“更陵乘”,与前文“冲风色”、“征衣挂”相照应,说明行军途中,天气恶劣,道路艰难,再加上人马劳累,更加难行。“古堠”即旧时的烽火台或瞭望台,这里指代旧时的驿站。“时陵乘”,意即时常感到劳累不堪。

末两句,写诗人在山中游览,心情得以解脱。“赖有销愁地”,意思是说幸亏有这山中有消愁解闷的地方。“云中岳色层”,意思是说站在山顶看远山的轮廓,就像云雾缭绕中的层层山峦一样。“云中岳色层”一句,既是实写,又是虚写,虚实结合,意境开阔。

这首诗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一座山岭的远景和近景,表达了作者对旅途艰辛的感叹以及对山中美景的赞美之情。整篇诗情调明朗,语言简练,意境开阔,是一首优秀的边塞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