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雨驱残暑,长安花渐稀。
诸怜双玉羽,不共凤城飞。
客邸嗟燃桂,乡心畏捣衣。
阮家兄弟好,迟醉竹林扉。
送何子还岭南
一雨驱残暑,长安花渐稀。
诸怜双玉羽,不共凤城飞。
客邸嗟燃桂,乡心畏捣衣。
阮家兄弟好,迟醉竹林扉。
译文
一场春雨驱散了残余的暑气,长安的花也渐渐稀疏了。
大家都怜惜你那如玉般的双翼,不能与你同飞回京城。
客居他乡感叹桂花已燃尽,家乡的心意让人害怕缝制冬衣。
阮家兄弟都如此和睦,我更想迟些时候才能醉酒回到竹林小门。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送别的情景来表达诗人对友人的不舍和对其平安归来的期待。首句“一雨驱残暑”形象地展现了春雨带来的凉爽和清新,同时也暗示了夏日的炎热已经被驱散。接着,“长安花渐稀”则进一步描绘了春天即将过去,花朵逐渐凋零的景象,增添了一种离别的愁绪。接下来的两句“诸怜双玉羽,不共凤城飞”则是对友人的具体描写。诗人将友人比作珍贵的玉石,强调了他的珍贵和独特性,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无法与他共同飞翔的遗憾。
第三句“客邸嗟燃桂,乡心畏捣衣”则转向了诗人自身。在这里,“客邸”指的是诗人居住的地方,“嗟”是叹息的意思,表示诗人对于不能与友人一同欣赏桂花之香感到遗憾。同时,“乡心畏捣衣”则表现了诗人对于家乡的思念之情,担心家中人因他的缺席而担忧。
最后两句“阮家兄弟好,迟醉竹林扉”则是对友人的一种期望和祝福。这里提到了阮家兄弟,他们是阮籍和他的兄弟们,都是历史上著名的文人墨客。诗人希望他们能够像他们一样和睦相处,共同享受竹林小门前的美酒和欢乐时光。
整首诗通过对春雨、长安花、友人的描写,以及自身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诗中的自然景观和人物情感相互交织,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