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室类安禅,铜梁策骑旋。
试看持节日,犹似下帷年。
花气迷春岛,藤阴覆玉泉。
清吟不觉夜,月在石桥边。

这首诗是郭学宪为石羊馆赋的诗。以下是逐句解释:

一室类安禅,铜梁策骑旋。

  • 这两句描述了石羊馆内的环境。”一室”指的是石羊馆内部空间,“类安禅”形容这里的氛围宁静、平和,类似于修行者打坐冥想时的状态。”策骑”意味着骑马,而”旋”字则描绘了骑马返回的情景。这里的“策骑”与前一句的“一室”形成对比,既表现了环境的静谧,也暗示了外出游历的热闹。

试看持节日,犹似下帷年。

  • 这句通过比较表达了诗人对石羊馆内外不同氛围的感受。”持节日”可能是指外面的节日庆典,”犹似下帷年”则是指回到石羊馆后仿佛回到了平静的岁月。这种对比强调了石羊馆内的清幽和外界的喧嚣,以及时间流转中的变化感。

花气迷春岛,藤阴覆玉泉。

  • 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石羊馆周围的自然景观。”花气”指的是春天里花朵散发出的气息,”迷春岛”形容花香弥漫的景象如同春天里的岛屿一般迷人。”藤阴覆玉泉”则形容藤蔓遮蔽了清澈如玉的泉水,给人一种静谧的感觉。通过这些描写,诗人成功地营造了一种和谐而宁静的意境。

清吟不觉夜,月在石桥边。

  •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在石羊馆内度过的夜晚以及他对周围环境的感受。”清吟”指的是诗人在石羊馆内吟诵诗文的声音,”不觉夜”则说明诗人完全沉浸在诗歌创作中,以至于忘记了时间的流逝。”月在石桥边”则是对夜晚景象的具体描写,月亮倒映在石桥上,增添了一份静谧和浪漫的气氛。这两句话共同构成了一幅宁静的夜晚图景,让人仿佛置身于诗意盎然的氛围中。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石羊馆内外景象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和谐。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语言,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致远的境界。诗中所描绘的自然景物和诗人的感受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同时,诗中还蕴含着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难得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