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楼榭倚东风,春日凭高感慨同。
碧海水多连大内,紫台山半枕离宫。
平芜缥缈沿江尽,远树依微入望空。
乡国更伤千里目,夕阳何处送飞鸿。
【注释】
1、陈公载:即陈与义,字去非,号简斋,宋代诗人。海印寺:位于今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始建于元代至元三年(1267年)。
2、瑞光阁:在海印寺内,因阁内有瑞光殿而得名,原是金世宗所建,后毁于战乱。
3、燕京:北京,古称燕京。
4、凭高感慨同:站在高处,感慨万千。
5、大内:指皇宫,即紫禁城。
6、离宫:指皇宫之外的宫殿,这里特指故宫。
7、平芜缥缈:形容远处的平原或水面上的草和树木等随风轻摆、若隐若现的景象。
8、依微入望空:指树影摇曳,只能隐约看到远方的景色。
9、乡国更伤千里目:故乡和国家更加让人感到伤感,因为它们相隔遥远。
10、夕阳何处送飞鸿:夕阳下,鸿雁向何处飞去呢?
【赏析】
《同陈公载登海印寺瑞光阁》是南宋诗人陈与义的一首诗。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京城美景的赞美及对故国的怀念之情。全诗意境优美,语言精炼,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首联“燕京楼榭倚东风,春日凭高感慨同”,描绘了诗人登上海印寺瑞光阁时所看到的美景。诗句中的“燕京”指的是北京,古代称为燕京。诗人登上高楼,远眺着春天的京城,欣赏着东风拂面的美景。同时,诗人在春日凭高而立,感慨万分,因为这里的美景让人想起了自己的故乡和国家。
颔联“碧海水多连大内,紫台山半枕离宫”,进一步描述了京城的美景。诗句中的“碧海”指的是宽阔的海面,而“大内”则是指皇宫。诗人看到波涛汹涌的大海,想到了皇宫中的豪华景象。同时,诗人还看到了紫台上的山峰,它们半边枕在离宫之上。这一景象既展现了京城的壮丽,又表达了诗人对故国的思念之情。
颈联“平芜缥缈沿江尽,远树依微入望空”,继续描绘了京城的美景。诗句中的“平芜”指的是平坦的草地,而“缥缈”则表示飘渺不定的样子。诗人看到江边平缓的草地随着江水流淌,显得无边无际。同时,诗人还看到了远处的树林,它们在视野中逐渐消失,只能隐约看到远处的景色。这一景象既表现了京城的自然之美,也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尾联“乡国更伤千里目,夕阳何处送飞鸿”,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国家的深深眷恋之情。诗人看到夕阳下的飞鸿向南飞去,心中不禁涌起对故乡和国家的思念之情。诗人感叹自己身在异乡,无法回到故乡和国家,只能在夕阳下遥望远方。这一情感表达得十分真挚感人,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这首诗通过对京城美景的描绘和对故乡和国家的怀念,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眷恋之情。诗中的语言简洁明了,意境优美,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