绮寮珠缀冠丹丘,翳凤骖鸾在上头。
窗外月明秦树迥,槛前风急楚江流。
天门险涩疑无路,地籁凄清直似秋。
不是文皇亲指画,湘樊安得翠华游。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太和九年登太原凌虚台作》。全诗如下:
绮寮珠缀冠丹丘,翳凤骖鸾在上头。
窗外月明秦树迥,槛前风急楚江流。
天门险涩疑无路,地籁凄清直似秋。
不是文皇亲指画,湘樊安得翠华游。
注释:
绮寮:华丽的房屋,这里指凌虚台上的观景之所。
珠缀:像珍珠一样点缀着。
冠:帽子。
翳凤骖鸾:传说中凤凰与神仙骖乘。这里以“翳凤骖鸾”比喻凌虚台的宏伟壮观。
秦树:指秦代的古树。
槛:栏杆,此处泛指凌虚台上的栏杆。
天门:传说中的天门山,这里指凌虚台所在地的山。
地籁:指大地的声音,这里指风声。
文皇:即唐玄宗皇帝李隆基。
湘樊:湘妃,传说为舜帝的两个妃子娥皇、女英,她们曾向舜帝哭诉,泪洒于湘江。
翠华游:指皇帝的仪仗队,因为古代皇帝的车驾常饰有青翠的华盖而得名。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太和九年登太原凌虚台作》。全诗如下:
绮寮珠缀冠丹丘,翳凤骖鸾在上头。
窗外月明秦树迥,槛前风急楚江流。
天门险涩疑无路,地籁凄清直似秋。
不是文皇亲指画,湘樊安得翠华游。
首联:“绮寮珠缀冠丹丘,翳凤骖鸾在上头。”
这句的意思是华丽的房屋,像珍珠一样点缀着,这凌虚台就像仙人头上的帽子一般。这里的绮寮指的是华丽的房屋,珠缀则是指用珍珠装饰,象征着凌虚台的华丽和富贵。丹丘则是指道教中的仙境,翳凤和骖鸾都代表着仙人。这两句通过描绘凌虚台的华丽和壮丽,为下文的描写做铺垫。
颔联:“窗外月明秦树迥,槛前风急楚江流。”
这句的意思是窗外的月光明亮,秦地的古树显得遥远;栏杆前的风急促,像是楚江的水流。这里的秦树指的是秦地的古树,月明则是指明亮的月光,槛前则是指栏杆前的景色,楚江流则是指楚江的水流动。这两句通过描绘凌虚台外的景色,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
颈联:“天门险涩疑无路,地籁凄清直似秋。”
这句的意思是天门山险峻陡峭,似乎没有路可以通行;大地上的响声凄凉清冷,就像是秋天的气息。这里的天门山指的是凌虚台所在地的山,险阻意味着难以攀登;地籁则是指大地的声音,凄清则是指声音的凄凉清冷。这两句通过描绘天门山的险峻和大地上的凄凉之声,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景观的敬畏之情。
尾联:“不是文皇亲指画,湘樊安得翠华游。”
这句的意思是如果不是唐玄宗亲自指点过,那么湘君、湘夫人又怎能来到这凌虚台呢?这里的文皇指的是唐玄宗皇帝李隆基,湘君、湘夫人则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两位神祇,他们的故事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这两句通过表达对唐玄宗皇帝的敬仰之情,也表达了对湘君、湘夫人能够来到凌虚台这一美景的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