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门车马喜相投,高谊应怜水石幽。
珠浦波光摇远树,玉山云气过高楼。
笑移杖履同三径,怅望风烟恨九州。
知为苍生须强起,林泉安得遂身谋。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勃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

答赵藩参
衡门车马喜相投,高谊应怜水石幽。
珠浦波光摇远树,玉山云气过高楼。
笑移杖履同三径,怅望风烟恨九州。
知为苍生须强起,林泉安得遂身谋。

译文:
回答赵藩,你的来访让我非常高兴,因为你的高义应该被我理解并珍惜。
你来到我的小院,看到远处的水石,心情也变得宁静而深沉。
珠浦的波光在摇曳着远方的树木,玉山的云气经过高楼。
你笑着拿起拐杖,和我一起走在小径上,看着远方的风景,心里充满了遗憾。
我知道你是为了苍生才来这里,所以我会努力振作起来,不再沉沦。
但我也希望我能在这里找到一个适合我的地方,过上平静的生活。
赏析:
这首诗是王勃在收到赵藩的信后,给他回信时写下的。信中,赵藩表达了他对于王勃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的遗憾和无奈。王勃则回应了赵藩,表示他会为了苍生而振作,但他也希望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地方,过上平静的生活。

诗中的“高谊应怜水石幽”和“珠浦波光摇远树,玉山云气过高楼”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同时,这也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笑移杖履同三径”,这句诗表现出了作者与赵藩之间的深厚友情。他们一起走在庭院里,享受着大自然的美好。这里的“三径”指的是通往庭院的小径,象征着他们的友谊和合作。

“怅望风烟恨九州”却反映出了作者内心的矛盾和痛苦。他看到远方的风烟,心中充满了遗憾和失落。这可能暗示了他对于国家大事的担忧和忧虑。

最后一句“知为苍生须强起,林泉安得遂身谋”则表达了作者的决心和期望。他决心为了苍生而努力,希望能够在林泉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这也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