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钟山寺已栖鸦,起踏长堤片日斜。
浦口风灯渔父棹,云中鸡犬羽人家。
江流不尽心同折,世事重逢鬓有华。
歧路苍茫君自见,青门元少故侯瓜。

解维后方士功朱贞吉孔阳追送至龙沙龙光寺小饮而别

昏钟山寺已栖鸦,起踏长堤片日斜。

浦口风灯渔父棹,云中鸡犬羽人家。

江流不尽心同折,世事重逢鬓有华。

歧路苍茫君自见,青门元少故侯瓜。

注释

  1. 黄昏时分:指天色开始变暗的时候。
  2. 起踏长堤:开始走长长的堤坝。
  3. 浦口风灯:水边(浦口,即河口)的风灯。
  4. 渔父:打渔的人。
  5. 云中:在云里面,形容高远。
  6. 鸡犬羽人家:形容家家户户都在云雾之中。
  7. 江流不并:江水流得不急不缓,与人心相合。
  8. 鬓有华:头发已经有些发白了。
  9. 歧路:岔路口,比喻人生的道路。
  10. 苍茫:形容视野开阔,无边无际。
  11. 君自见:你自然能够看见自己的道路。
  12. 青门:古时城门名,这里指京城的城门。
  13. 元少:年轻时候。
  14. 故侯瓜:过去的侯爵之瓜,比喻过去的事情。

译文

黄昏时分,钟声在山寺已经停息,我踏上了长长的堤坝,看着夕阳慢慢落下。
水边灯火摇曳,打渔的船夫驾船归来,高高的云中隐约可见鸡鸣狗吠。
江水的流动没有急躁也没有迟缓,与你的心相合,人生的岁月也仿佛被江水抚平。
在岔路口上,我看到了你,你自然能够看见自己的道路。
京城的城门,是年轻时候的我们共同走过的地方,如今物是人非,只留下那曾经的侯瓜。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离开家乡时的一幕。诗中通过描绘黄昏时分的钟声和长堤,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气氛。诗人走在回家的路上,看着夕阳西下,感受到了一种时光流逝和岁月变迁的感觉。

“浦口风灯渔父棹”,诗人看到水边的风灯,感受到渔民归家的热闹场景。“云中鸡犬羽人家”,则通过高远的天空中的鸡鸣狗吠,表现了家家户户都在云雾之中,有一种世外桃源的意境。“江流不尽心同折”,这里的“心同折”可能是指心情随着江水起伏,也可能是指江水对人的心情的影响,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

最后两句,“歧路苍茫君自见,青门元少故侯瓜”,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过去的怀念。诗人用“苍茫”来形容自己对前途的不确定性,同时也表达出他愿意面对未知的勇气。而最后的“青门元少故侯瓜”,则是对过去的回忆和感慨,可能是对年轻时代的回忆,也可能是对逝去的青春和友情的怀念。

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不舍,对未来的迷茫以及对过去的怀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