阁道丹梯驾泬寥,青松飞盖影相交。
尊前共揽苍精佩,花下同趋绛节朝。
紫气关门仍不散,赤松天路肯相邀。
楼船已息重溟浪,策杖何时过野桥。
诗句原文:
阁道丹梯驾泬寥,青松飞盖影相交。
尊前共揽苍精佩,花下同趋绛节朝。
紫气关门仍不散,赤松天路肯相邀。
楼船已息重溟浪,策杖何时过野桥。
翻译:
在浮丘山上,阁道与丹梯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壮丽的画面。青松与飞盖的影子相互映照,仿佛在诉说着一段古老的传说。在宴会之前,我们一起收集那些珍贵的玉石,在花下一同前往朝廷。紫气依然弥漫在门前,但那通往天路的赤松之路仍然邀请着我。我已经停泊在这里,不再驶向大海,什么时候我能再次拄着拐杖走过那座野桥?
注释:
- 阁道丹梯:指的是古代建筑中的一种结构,即阁道和丹梯。丹梯可能是指用丹砂涂染的梯子,用于登高。
- 泬寥:形容天空辽阔空旷。
- 苍精佩:古人佩戴的玉佩,通常象征着高贵和权力。
- 绛节朝:绛色的衣服和节杖,是古代官员出行时的仪仗用品,代表着尊贵和荣耀。
- 紫气关门:形容门户之间有紫色的祥云缭绕,象征着吉祥和好运。
- 赤松天路:指的是通往天界的山路,通常被认为是通往神仙世界的道路。
- 重溟:大海,这里指代浩瀚的海洋。
- 野桥:指自然形成的桥梁,而非人工建造的桥梁。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浮丘山的自然美景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以及对人生旅途的感慨。诗中运用了大量生动形象的描绘,如“阁道丹梯驾泬寥”、“青松飞盖影相交”等,展现了浮丘山的独特风貌。同时,诗人也通过对古代礼仪、道教文化的提及,表达了自己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向往。《少参漆公太史赵公过浮丘·其二》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还表达了对人生旅途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