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生青几上,泉落素屏间。
若个堪招隐,何须更买山。

青几上云生,素屏间泉落。
若个堪招隐,何须更买山。

译文
在青绿色的几案上,云气升腾缭绕;
在素洁的屏风之间,泉水静静流淌。
谁需要隐居山林来寻找心灵的归宿?
何必非要购买一处山野之地才算是隐居呢?

赏析
此诗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首句以“青几上”与“素屏间”描绘出一幅宁静的画面,营造出一个远离尘嚣、清幽雅致的环境。第二句“云生”和“泉落”,不仅形容了自然景观的美妙,也象征着心境的转变,由外界的纷扰转向内心的静谧和平和。第三句“若个堪招隐”,直接点明了隐居的价值与意义。这里的“若个”是对“什么人”的疑问,既表明了一种探询,也体现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独特见解。第四句“何须更买山”,则进一步强调了隐居无需物质基础,只需内心向往,便能找到真正的归宿。整首诗结构紧凑,语言简练而意蕴深远,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心灵自由追求的渴望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注释

  • 青几:青色的几案,古代家具之一,常用于放置书籍或文房四宝。
  • 云生:云彩升腾的景象,常用以象征高远、超然。
  • 素屏:素色的屏风,用以隔断视觉与听觉干扰,创造一个安静的阅读或工作环境。
  • 若个:疑问词,用来询问对方的身份或情况。
  • :指自然中的山峦,也可引申为精神上的避世之所。
  • 冥心万象间:形容心境宁静,与万物融为一体。

赏析
这首诗以其简洁而深刻的笔触,生动地描绘了一个理想中的隐逸场景。首句通过“青几”和“素屏”的描写,勾勒出一个静谧的空间,为下文的自然景象铺垫背景。第二句中,“云生”与“泉落”不仅是自然现象的描述,更是诗人心境变化的象征,从外界的喧嚣转向内在的平和。第三句“若个堪招隐”,直指隐居的真正意义,表达了诗人对真正隐居生活的向往。最后一句“何须更买山”,则进一步强调了隐居不必依赖物质条件,只要有一颗追求内心平静的心,就能在任何地方找到属于自己的天地。全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无限向往,以及对简单生活方式的赞美。这种对隐居生活的深刻理解,反映了明代文人的精神追求和价值观。


注释

  • 南郭:古代寓言故事,比喻表面做官而实际未尽责任的行为。在此指代那些只知享乐而忽视社会责任的人。
  • 甘泉多侍从:形容身边有很多侍从,意味着权力和地位。
  • 子云才:指扬雄,东汉辞赋家、哲学家、语言学家、政治家,后世尊称其为“子云”。
  • 晓莺啼不彻:清晨的黄莺啼声清脆悦耳,但似乎无法传达诗人心中的忧愁。
  • 芳绪坐来多:形容心中充满美好回忆和情感。
  • 银浦流云净:形容清澈的水面上漂浮着云朵,增添了一份宁静与清新。
  • 夜来风露冷:描述夜晚风凉露重的景象,给人以清凉之感。
  • 仙乐下方闻:形容音乐悠扬动听,仿佛能直达天上仙境一般。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批判。诗中的“南郭”、“甘泉多侍从”、“子云才”等词汇,不仅增加了诗歌的艺术效果,也反映了诗人对不同人物性格和社会现象的观察与思考。特别是“若个堪招隐”一句,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深切体会和独特见解,认为真正的隐居不在于物质条件的优越,而在于心灵的自由和宁静。此外,诗中的自然景观描绘,如“云生”、“泉落”,不仅增添了诗歌的美感,还寓意着诗人心境的变化和对自然和谐的追求。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是对隐居生活的描绘,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探讨,体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和精神自由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