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山下栖真室,松径何人访黄石。
芳草犹寻旧日盟,弃繻千载曾书生。
野禅顾我欣而笑,玄鹤鼓翅锵然鸣。
林间木榻且安坐,江上浮云阴复晴。
岩前散发者谁子,划然长啸为鸾声。
兴来枕藉向天地,何暇坎壈较不平。
崎岖石路且回车,白日未落欢有馀。
登山临水不尽醉,枉作高阳一竖儒。
【赏析】:
此诗作于诗人晚年,时年七十余岁。诗人在白云山下隐居,与黄全之、梁思立、黄公绍、陈忠甫、访安期生等相会。诗人对这次会见非常兴奋。他们一起游览石室,欣赏山景和松径,观赏野禅,观赏玄鹤鼓翅,观赏林间木榻,观赏江上行云,观赏岩前散发的隐士,观赏划然长啸的鸾声,观赏兴来枕藉的天地,观赏崎岖石路回车的白日未落。最后诗人感慨地说:“何暇坎壈较不平”,表达了自己“兴来枕藉向天地,何暇坎壈较不平”的豁达胸怀。
首联“白云山下栖真室,松径何人访黄石。”诗人描绘了一幅优美的图画,白云飘荡的山脚下,有一间修道者居住的真室(即茅庐),松树环绕的小径通向黄石,这是仙人隐居的地方。
颔联“芳草犹寻旧日盟,弃繻千载曾书生。”诗人回忆了与友人曾经的约定,那些旧日的盟约依然存在,虽然已过去了千年之久,但那些书生们仍然寻找着那些旧日的盟约。
颈联“野禅顾我欣而笑,玄鹤鼓翅锵然鸣。”诗人描述了与野禅的对话和他们一起观看玄鹤鼓翅的情景。
尾联“林间木榻且安坐,江上浮云阴复晴。”诗人描绘了他们在山林中安顿下来,欣赏着江上的浮云变化。
此诗是诗人晚年隐居生活的写照,他与朋友们一起饮酒赋诗,畅谈人生理想,表现出诗人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