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烈忠魂逝奕英,啼鹃血破月三更。
置君覆社知谁是,报国捐躯岂论名。
岸草无心风泣笛,珠江有恨浪悲钲。
于今落木秋霜夜,犹叱云旗北路行。
诗句释义与赏析:
甲子门吊张文烈先生
- 甲子门:指南京的城门,因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甲子年即洪武元年(1368年)建立政权,故称南京为“甲子门”。
- 吊:哀悼之意,这里指的是对张文烈先生的哀悼。
- 文烈:张文烈的字或号。
激烈忠魂逝奕英
- 激烈:形容情绪激昂。
- 忠魂:忠诚的灵魂。
- 逝:去世。
- 奕英:才智卓越,英勇过人。
啼鹃血破月三更
- 啼鹃:杜鹃鸟,传说中因其叫声凄厉而被称为”愁杀英雄汉”。
- 破月三更:形容深夜时分,月光如水。
置君覆社知谁是,报国捐躯岂论名
- 置君:指代张文烈,将张文烈比作可以置之于社中的典范。
- 覆社:古代用覆社来比喻推翻政权。
- 报国捐躯:为了国家的利益,不惜牺牲生命。
- 岂论名:讨论名声,不计较名誉。
岸草无心风泣笛
- 岸草:河岸上的野草。
- 心:内心。
- 风泣笛:形容风吹动芦苇的声音如同哭泣一般。
珠江有恨浪悲钲
- 珠江:指流经广州的珠江。
- 有恨:有所遗憾或不满。
- 悲钲:悲伤的音乐,此处指江水之声仿佛悲伤的钲声。
于今落木秋霜夜,犹叱云旗北路行
- 于今:到现在。
- 落木:落叶,这里借指秋天。
- 秋霜夜:秋日的霜冻之夜。
- 叱云旗:指挥云彩,这里比喻引领方向或领导行动。
- 北路行:向北的方向行进,这里可能暗示着前进或奋斗的方向。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张文烈先生英勇赴国的壮烈场景和其精神风貌,展现了他对国家的深情厚意以及他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形象的比喻和描写手法,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历史气息和个人情感。通过对张文烈先生的描述,诗人也表达了对英雄的赞美和对历史的思考,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尚的道德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