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翀
【解析】 此诗首联点明题意,“宿平陆村”即指诗人当年曾经在此住宿。颔联写今日再游此地的所见所感。颈联写诗人在雾开萤照的夜晚,看到秋月和归雁时的情景。尾联写作者要启程离开此地了。 【答案】 译文 昔日曾到此住宿,今天又重来访问。 兵乱后人烟稀少,村子中草木丛生。 雾散萤飞照亮夜晚,月明雁叫迎来秋天。 明天早晨出发前,遇到路人询问镇州。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重访旧居并作告别之词的七绝。首联开门见山
寄吴所与 南溪流水北溪云,无限新愁总忆君。 鸿雁归时天杳杳,鹧鸪啼处雨纷纷。 郎官湖口江流合,武姥峰头树色分。 相去只缘三十里,此生何事苦离群。 注释解读: - 南溪与北溪: 描述地理位置的南北差异和自然景象。南溪水流向北,而北溪水向南流,形成明显的对比。 - 无限新愁总忆君: 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之人无尽的思念和忧愁。 - 鸿雁归时: 鸿雁南飞,暗示着季节的变化和距离的遥远。 - 鹧鸪啼处:
【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的赏析,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 (1) “剪烛临清夜”,点明时间是在深夜,“剪烛”是诗人对刘子高的称呼;“开轩对白云”,“开轩”指打开窗户,“对白云”即面对天上飘动的云朵;“眠迟”即睡觉晚。诗人在深夜里对着天上飘动的白云,久久不能入眠。“开轩对白云”,表现了诗人对友人刘子高的思念之情。 (2) “眠迟诗共赋
诗句释义与注释: 1. 白苎明春雪 - 白苎指的是白色的葛布,明春雪意味着春天的雪花洁白如雪。这句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色,雪花飘落的景象。 - 译文:春天的雪花如同白色的葛布一般,洁白无瑕。 - 赏析:诗人通过对比春天的雪和白苎的白色,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同时也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 2. 清尊注晚霞 - 清尊指的是清澈的酒杯,晚霞是指夕阳下的晚霞。这句诗描绘了傍晚时分的景象
【注】 奉柬:请柬。 萧子充:作者的朋友。 “几年”二句:说与萧子充在溪桥结屋而居,已经几年了,今天接到他的信邀请我前去。“飞书”句:说今天收到了他的来信,他肯不肯见面招我去?“池上”二句:说我在池上看到鹅儿朝水里洗砚台,我在月亮里骑上凤凰,吹箫作乐。“满林”句:说林中满树的阳光把花朵照得迷迷糊糊,南风吹乱了柳条。“题诗”句:说我先写下诗句寄托离别之情,青山远望着,回首相望,显得更高更美了。
【注】道德坛:指道士修行的地方。白水道人:唐代著名道士张志和。 明月不可得,孤灯还近人。 注释:明月不可得,意思是说,月亮高悬天空,无法得到;孤灯还近人,意思是说,一盏孤灯在黑暗中独自闪烁,似乎就在身边。 只缘怀久别,转觉坐相亲。 注释:只缘怀久别,意思是说,因为心中充满了对离别的思念之情;转觉坐相亲,意思是说,尽管身处孤独,但因为心中的思念之情,反而感到与对方更加亲近了。 露下松坛夜
注释: 1 . 清明节:我国的传统节日。在阳历的4月4日或5日,这一天天气转暖,草木萌发,古人认为万物至此皆已复苏,故有“清明”之说。 2 . 料峭(qiāo)寒:形容天气冷峻。料峭:寒冷而有力的样子。 3 . 风声生树底:风声从树林的底部传来。生:吹动,摇动。 4 . 雨气满林端:雨水的气味弥漫在树林的尽头。 5 . 堤草青犹短:堤岸上新长出的草还很短。堤草:指护城河、护城河边的草地。 6 .
昔年曾此宿,今日是重游。 兵后人烟少,村中草树稠。 雾开萤照夜,月霁雁鸣秋。 明发前涂去,逢人问镇州。
南溪流水北溪云,无限新愁总忆君。 鸿雁归时天杳杳,鹧鸪啼处雨纷纷。 郎官湖口江流合,武姥峰头树色分。 相去只缘三十里,此生何事苦离群
几年结屋向溪桥,此日飞书肯见招。 池上看鹅朝洗砚,月中骑凤夜吹箫。 满林西日迷花树,近水南风乱柳条。 先与题诗寄离思,青山回首故岧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