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小慕功名,击剑复谈兵。
误信封侯事,甘作从军行。
一朝备行伍,几处罹辛苦。
西南通远夷,东北攘骄虏。
武帝雄材略,土宇新开拓。
衔命驰严马,登坛延卫霍。
诸将竟邀功,岁岁出临戎。
勒兵盈塞外,发卒遍关东。
骚屑干戈动,萧条田野空。
庙谋贪战伐,边隙开胡粤。
军兴急星火,兵连淹岁月。
戈船下厉水,策马逾葱雪。
山川行未半,容鬓惊凋换。
寒冰手指堕,炎风肌肉烂。
思乡已泪尽,望远堪肠断。
怫郁鱼泣津,凌兢猿眩岸。
悠悠历绝国,险道何倾侧。
虎穴讵可入,鬼方宁易克。
间使闭昆明,单兵陷疏勒。
全军有天幸,从吏无人色。
天时变杀机,壮士奋兵威。
飞矢风鸣镝,推兵血溅衣。
长驱五王国,大破九重围。
万里悬旌出,三军奏凯归。
边垂日无事,鸟尽良弓弃。
行直贵臣憎,功高同列忌。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从军行》。
译文:
少时渴望功名,挥剑谈兵论战;误信封侯之梦,甘愿从军征战。一朝披甲上阵,四处遭受艰辛;西南开拓疆域,东北平定边患。武帝雄才大略,疆土新辟;受命驰马严阵,登坛召见卫霍。诸将竞相立功,岁岁出征;士卒满塞外,关东遍征伐。战火纷纷,田野荒芜;庙堂之计贪战伐,边隙开胡粤;军队紧急如星火,兵连不断岁月长。戈船下厉水,策马越葱雪;山川未半,鬓发已惊白发变。寒冰手指堕,炎风肌肉烂;思乡泪尽望远,肠断难忍。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战争、抒发将士豪情的作品。诗中通过描绘边疆将领们的生活和战斗场景,表达了他们对国家忠诚、对战争无畏的精神风貌。全诗语言朴实,意境宏大,情感丰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开头两句“少小慕功名,击剑复谈兵”,描述了年轻的将领们渴望功名、喜爱军事的情景。他们年轻时就立志要为国家立功,喜欢谈论打仗的事情。这里的“少小”指年轻时候,“慕功名”指追求功名利禄,“击剑复谈兵”指用剑和谈论战争来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抱负。
接下来的两句“误信封侯事,甘作从军行”,进一步描绘了他们的误入官场和选择从军的原因。他们误以为封侯之事可以实现自己的愿望,因此愿意投身到军中征战中去。这里的“误信封侯事”指的是误入官场,“甘作从军行”表示乐意从军去征战。
第三句“一朝备行伍,几处罹辛苦。”则描绘了他们奔赴战场、经历艰苦生活的情景。在战争中,他们需要随时准备上阵,面对各种艰难困苦的环境。这里的“一遭备行伍”指开始准备参军,“几处罹辛苦”表示经历了许多困难和辛苦。
接下来的内容“西南通远夷,东北攘骄虏”,描绘了他们在战场上的职责和任务。西南地区是与远方的国家交流和贸易的地方,东北则是抵御外敌入侵的前线。这里的“西南通远夷”指的是与南方国家进行交流和贸易,“东北攘骄虏”表示抵御北方的侵略者。
“武帝雄材略,土宇新开拓”一句,则是赞美汉武帝的雄才大略和国家的疆域拓展。这里的“武帝雄材略”指的是汉武帝时期的政治才能和战略策略,“土宇新开拓”是指国家的领土和疆域得到了新的拓展。
后面的诗句继续描绘了边疆将领们的战斗场景和他们的精神风貌。如“衔命驰严马,登坛延卫霍”描述他们接到命令后迅速出发,登上祭坛召集军队的场景;“诸将竟邀功,岁岁出临戎”则描绘了他们争相争取功劳,每年都要出征作战的情况。
诗的最后四句“勒兵盈塞外,发卒遍关东”、“骚屑干戈动,萧条田野空”、“庙谋贪战伐,边隙开胡粤”、“军兴急星火,兵连淹岁月”等,都是描绘战争对边疆地区的影响和士兵的辛劳。这里的“勒兵盈塞外”指的是军队驻扎在边疆地区,“发卒遍关东”表示士兵被派遣到全国各地,“骚屑干戈动,萧条田野空”则描绘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荒凉的景象,而庙堂上的谋划却过于贪婪于战争,使边境地区出现了问题和冲突。
整首诗通过对边疆将领们的生活和战斗中的各种情景进行刻画,展现了他们对国家忠诚、对战争无畏的精神风貌,以及对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荒凉景象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