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日霞封郊树间,藏愚养拙避嚣阛。
青堆螺髻山千叠,绿绕柴门水一湾。
出岫浮云闲自散,傍林野鸟倦飞还。
携儿呼酒庭中坐,墙外亭亭竹笋班。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1. 尽日霞封郊树间,藏愚养拙避嚣阛。
  • 释义:一整天都被阳光照耀在郊野的树木之间,隐藏自己的智慧和拙劣,避开了喧嚣的尘世。
  • 赏析:诗人通过描绘一幅宁静的画面,表达了自己远离喧嚣、回归自然的愿望。这里的“霞封”可能是指阳光照在树叶上形成的光斑,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同时,“藏愚养拙”反映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而“避嚣阛”则体现了他追求心灵平静的生活态度。
  1. 青堆螺髻山千叠,绿绕柴门水一湾。
  • 释义:青山重叠如螺髻,绿水环绕着柴门。
  • 赏析:这句诗以山水为背景,展现了一幅和谐的自然景观。“青堆螺髻”形容山峰苍翠欲滴,形态优美;“水一湾”则描绘了清澈的河流蜿蜒曲折,给人以宁静之感。这种描绘手法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画意。
  1. 出岫浮云闲自散,傍林野鸟倦飞还。
  • 释义:从山上升起的白云悠闲地飘散,靠近林中的鸟儿疲倦地飞回。
  • 赏析:这两句诗描绘了自然界中云彩和飞鸟的动态美。“出岫浮云”意味着云彩从山峰中冒出来,悠然自得地飘散在空中;“傍林野鸟倦飞还”则表现了鸟儿在林中休息后重新振翅高飞的情景。这种动静结合的描写,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活泼。
  1. 携儿呼酒庭中坐,墙外亭亭竹笋班。
  • 释义:带着孩子们一起在庭院里喝酒,墙外的竹子长得又高又直,就像一排排士兵一样。
  • 赏析:最后两句诗以家庭聚会为背景,展现了一幅温馨的家庭画面。“携儿呼酒庭中坐”描绘了一家人围坐在院子里饮酒的场景,充满了生活气息;“墙外亭亭竹笋班”则通过比喻将竹笋比作一排排整齐的士兵,形象地描绘出竹笋挺拔向上的生长态势。这种描绘手法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生活情趣和生命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