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已与世违,超然景方寂。
嘉树敷层阴,芳苔间行迹。
飞淙如练悬,断厓若天辟。
亭亭山上云,齿齿溪中石。
岂无同心人,高谈共晨夕。
檐虚岚湿衣,窗迥风生席。
雅趣良足耽,营营竟何益。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共两首。第一首主要表达了诗人与世隔绝的心境和对大自然的热爱;第二首则描述了山中的美景和诗人与友人的高谈阔论。
身已与世违,超然景方寂。
嘉树敷层阴,芳苔间行迹。
飞淙如练悬,断厓若天辟。
亭亭山上云,齿齿溪中石。
注释:诗人已经与世俗生活断绝关系,超然物外,面对静谧的景象感到寂静。树上的嘉树覆盖着层层阴影,芳香的苔藓在小路上留下了行踪。飞流的瀑布像白色的绢带悬挂在空中,陡峭的悬崖如同天门敞开。山峰耸立,山上的云雾缭绕,溪水中的石头参差不齐。
岂无同心人,高谈共晨夕。
檐虚岚湿衣,窗迥风生席。
雅趣良足耽,营营竟何益。
注释:难道没有志同道合的人,我们可以一起高谈论道直到清晨或傍晚。虽然房檐空荡,却依然被山间的薄雾所湿透,衣服上沾满潮湿。窗外的风景令人心旷神怡,微风吹拂着我的坐席。高雅的兴趣让人非常陶醉,忙碌奔波终究无益。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自然景色,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和欣赏。诗中的“嘉树敷层阴,芳苔间行迹”等句,以优美的词汇描绘出大自然的美丽景象,让人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到那份宁静和美好。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它也反映了诗人追求心灵宁静、远离尘世喧嚣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