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分龙种,来游第几遭。
戈旗三百里,鳞甲一秋毫。
日短川原寂,天寒水石高。
白鸥如有约,雪羽振清皋。
【注释】
东海分龙种,来游第几遭。
戈旗三百里,鳞甲一秋毫。
日短川原寂,天寒水石高。
白鸥如有约,雪羽振清皋。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写诗人在海边观潮时对海的感慨。诗以“十八滩”起兴,点题;接着描写海潮的壮观景象,表现了作者的豪迈情怀;最后以白鸥比喻自己,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和抱负。全诗意境宏大,感情激昂,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
东海分龙种,来游第几遭。
戈旗三百里,鳞甲一秋毫。
日短川原寂,天寒水石高。
白鸥如有约,雪羽振清皋。
【注释】
东海分龙种,来游第几遭。
戈旗三百里,鳞甲一秋毫。
日短川原寂,天寒水石高。
白鸥如有约,雪羽振清皋。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写诗人在海边观潮时对海的感慨。诗以“十八滩”起兴,点题;接着描写海潮的壮观景象,表现了作者的豪迈情怀;最后以白鸥比喻自己,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和抱负。全诗意境宏大,感情激昂,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
释义:元冬已改仲,丹树故凝秋。 注释:元冬,冬季的第一个月,即农历一月初;已,指已经;改,指更替;仲,古代对二月的称呼;丹树,红树;故,仍然;凝秋,凝结着秋天的寒意。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深秋季节,看到树上的丹叶依然保持着秋天的颜色,感受到季节的变化。 译文:冬季的第一个月已经到来,红叶依旧凝结着秋天的气息。 赏析:首句“元冬已改仲”,诗人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时间的变迁。元冬是冬天的第一个月
楼台将送暑,关塞已迎秋。 月色天街近,风香水阁浮。 花开莲子唱,风引竹枝讴。 此夕正七夕,能来同写忧。 注释: 1. 楼台将送暑:即将告别夏季的炎热。楼台,指高楼或高台,这里可能是指诗人所居住的地方。将,即将。送,送别。暑,夏天。 2. 关塞已迎秋:迎接秋天的到来。关塞,古代边防要地,这里可能是指诗人所在的地理位置。已,已经。迎,迎接。秋,秋天。 3. 月色天街近:月光洒在街道上
邵少湄折柬有楼台将送暑凉露报新秋之句用何诗飘洒欣然余怀走笔答之其二 楼台将送暑,关塞已迎秋。 纨扇感无极,金兰气欲浮。 何时携好伴,樵月共清讴。 踏断四峰路,浑忘世外忧。 注释: 1. 楼台将送暑:楼台上的景色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到来。 2. 关塞已迎秋:关口和要塞都已经迎来了秋天的气息。 3. 纨扇感无极:手中的纨扇已经感受不到夏日的酷热,因为秋天的凉爽已经来临。 4.
楼台将送暑,风日正争秋。 【注释】:楼台即将送走炎热的夏季,而风和日丽的秋季正逐渐来临。 【赏析】:起二句点明时令和节候。 大火宵犹午,微凉朝渐浮。 【注释】:大火星在夜空中燃烧,犹如太阳般明亮耀眼,到了夜里仍然如同白天;清晨起来的时候,感觉不到一丝凉爽,反而觉得比白天还热一些。 【赏析】:这几句是写天气的变化。“大火”即心宿,古人认为心宿与夏季炎热有关联。夜深了,但心宿还在天上高照
这首诗是郭西桥的《用韵奉答》第三首。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美好祝愿和对皇帝的忠诚之心。 第一句“元冬已改仲,皇历又颁秋”,意为新年已经到来,皇帝颁布新的历法。在这里,“元”指的是新的一年,“仲”是农历一年中的第二个月,这里指春节;“皇历”是指皇帝颁布的历法或年号;“颁”是颁布的意思。整句意思是新的一年已经到了,皇帝颁布了新的历法。 第二句“天子万年圣”
【注释】 区见泉:人名,作者门生。 表弟新居寄贺:表弟新近建成的住宅,特此写信祝贺他。 自是栋隆吉:因为房屋建造得好,故能招来吉祥。 即看桂子秋:秋天时,树上的桂花开放了。 落成吾日醉,栖稳尔风流:你的新居落成之日,我要喝个大醉;你则安居乐业,潇洒自如。 琪花:美玉。 隔洲:隔河对岸。 【赏析】 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七年(公元812年),作者时任国子博士。当时作者与友人区见泉的新家落成
我们来看这首诗的原文: ``` 用韵奉答郭西桥 其四 元冬已改仲,碧水旧涵秋。 雁阵声何急,鱼书寂不浮。 天涯穷短目,泽畔苦长讴。 叹息美人远,寒山殷百忧。 ``` 接下来是诗句的解释和翻译: ``` 1. 元冬已改仲,碧水旧涵秋。 - “元冬”指的是农历正月,“已改仲”意味着已经过了正月十五元宵节。这里的“碧水”可能是指清澈的水,而“旧涵秋”则表达了秋天的气息依然存在于这碧水中。 2.
【注释】楼台:指高楼。楼台将送暑,零露已飘秋:楼台即将送走酷热的夏天,清晨时分,露水已经洒遍了大地。 绿树流芳润,横塘积翠浮:树木上挂满了晶莹的水珠,像绿色的翡翠一样。横塘(池塘)里积水成碧,清澈如玉。 旧传双鲤信,谁唱跃鱼讴:从前有人传说过鲤鱼能传递书信,如今谁还唱起跳跃鱼儿欢歌呢? 泳藻熙然在,人间空百忧:游泳的鱼儿在水中快乐自在,然而人们却因为忧愁而感到烦恼。
这首诗的格式要求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 1. 顷波来柬有游樵之约喜走笔答之 - 关键词:顷、波来柬、有游樵之约 - 注释:顷字在这里可能表示“不久”的意思,波来柬指的是书信或消息,有游樵之约意味着有邀请他去游山砍柴。 - 赏析:诗的前两句描述了收到一封书信后的喜悦心情,以及对于这次出游的期望。 2. 忽传澜石扎,清兴亦樵关 -
楼台将要送走暑热的时节,江海即将涵纳秋天。 目送孤舟渐行渐远,神伤远山云雾缭绕。 骏马怜惜古调之音声,鸿雁唱起新讴歌。 百越升平日年,谁又能先解除忧愁
【注释】 (1)十八滩:即沱江十八滩。 呼沱冰始合:沱水在冬季结冰,冰封后水流变得缓慢。 (2)铁马:代指战马。 (3)乱中流:指战乱时期,战马在湍急的水流中行进。 (4)剑盾参差渡:指在战斗中,士兵使用武器和盾牌交替进行渡水攻击。 (5)旌旗次第游:指军队在行进中,依次展开旗帜。 (6)六龙驾:传说中用六条龙拉车的神兽,这里比喻强大的军队。 (7)仪刑五凤楼:指以五凤楼为榜样,进行礼仪训练。
【注释】 1. 十八滩杂咏:指《十八滩杂咏》。十八滩在今江西赣江中游,水深流急,舟行困难。 2. 若驰:好像在奔驰(形容船速很快)。 3. 石罅:岩石间的缝隙。高:险峻。 4. 犀角倒囷(qūn)出:犀牛的角弯曲而突出,比喻水流湍急曲折的样子。囷,同“囷”,曲岸。 5. 龙牙断阵欹(qī):像龙牙似的山崖被水流冲刷得倾斜。 6. 仙宫洵有美:真有仙人居住的美地。 7. 水府旧多奇:神话传说中
【注释】 行路说艰难,江西十八滩。 行路:指行走的路程。艰难:形容路途困难。十八滩:指江西省的赣江十八个险要的渡口。 乱流森铁石,急濑泻琼珊。 乱流:湍急的水流。森铁石:形容水流像坚硬的石头一样。急濑:急流的溪河。琼珊:美玉。 浪搏心同碎,风低意颇安。 浪搏心同碎:浪头冲击着船身,使人的心也仿佛被击碎了一般。风低意颇安:虽然风很大,但是心情很平静,没有受到惊吓。 觉来人世险,不在此中看。 觉来
【注释】 山驿:在山中的驿站。 攸镇:地名,即今天的攸县。 四围:四周。 一源春:指一条小溪。 打鼓迎官舫:打鼓迎接官船的到来。 鸣锣候吏人:敲锣等待官吏到来。 献瓜清濑侧:在清澈的溪流旁献上瓜果供人享用。 【赏析】 此诗是诗人对十八滩自然风光和当地风俗人情的描绘。 首联“山驿开攸镇,水程说俗淳”,写山中驿道通向攸镇,沿途景色优美。诗人通过“山驿”、“水程”等词语,将山水间的风景描绘得栩栩如生
【诗句注释】 清宵:深夜。暖更:夜深时分。晴:晴朗。初月:农历月初时的月亮。瞰:俯瞰。羡:羡慕,喜爱。灯花:指蜡烛燃至将灭时,蜡泪滴落形成的花纹,象征喜庆。独将:独自地。杯酒倾:举杯畅饮。木鱼:寺庙中敲打以报时的钟鼓。分:计时。夜漏:指计时用的沙漏。铁马:指战骑。秋声:指秋风的声音。醒眼三更促:天明时才睡下的人,在三更天就醒了。宾鸿:指信鸽。阵阵:成群结队,接连不断的样子。 【译文】 深夜的夜晚
《十八滩杂咏》是清代诗人黄景仁的一首诗。此诗描绘了作者在十八滩中所见所感,以及夜晚宁静的场景。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涉川偏涉澜,尽日未开颜 - 涉川:指过河。偏涉澜:偏巧遇到波浪。 - 未开颜:没有露出笑容。 晚泊喜安稳 - 晚泊:在晚上靠岸停船。 - 喜安稳:喜欢安静和稳定的情况。 樵歌听往还 - 樵歌:指砍柴人唱的歌谣。 - 往还:来回走动。 清秋喧蟋蟀,新月照关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