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湛夫子,泽畔寄孤吟。
棫朴千年意,图书万古心。
江声通夜转,寒气傍秋深。
十八滩头咏,谁知流水音。
诗句释义与赏析:
- 当年湛夫子,泽畔寄孤吟。
- 注释: 湛夫子指的是春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屈原。泽畔指水边的沙滩。寄孤吟表示在这里独自吟唱,抒发自己的哀愁。
- 译文: 当年屈原在泽畔(即今日的十八滩)独自吟诵诗歌,表达内心的悲伤。
- 赏析: 这句诗描绘了屈原在特定环境下的创作场景,体现了他深沉的情感和高洁的情操。
- 棫朴千年意,图书万古心。
- 注释: 棫朴指的是一种古代乐器——瑟,而“图书”则泛指古籍或经典。
- 译文: 瑟声悠扬,如同树木和果实历经千年依然保持着那份质朴,书籍中蕴含的智慧和知识,穿越万年岁月依旧让人心潮澎湃。
- 赏析: 通过比喻,诗人表达了对古老文化传承的赞美,以及对知识和美德永恒价值的感慨。
- 江声通夜转,寒气傍秋深。
- 注释: 江声指的是长江的水声,通夜转指整晚都在转动,寒气傍指秋天的寒冷气息。
- 译文: 长江的水声在夜晚持续不断地回响,伴随着秋天的寒意愈加浓烈。
- 赏析: 这句诗通过对江声的描述,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深远的意境,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锐感受。
- 十八滩头咏,谁知流水音。
- 注释: 十八滩是指长江三峡中的一段险滩,诗人在此吟咏,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叹之情。
- 译文: 在十八滩这样的险峻地带吟咏,谁能知道那潺潺流水的美妙旋律?
- 赏析: 此句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于自然界声音美的细腻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