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城处处是楼台,春望遥遥兴未灰。
东去海门真咫尺,西临华桂亦蓬莱。
浮云世界漂残叶,流水光阴落早梅。
旧日盍簪诗总在,几人先上碧山隈。

晴日登盍簪楼用海屿韵纪兴

三城处处是楼台,春望遥遥兴未灰。

东去海门真咫尺,西临华桂亦蓬莱。

浮云世界漂残叶,流水光阴落早梅。

旧日盍簪诗总在,几人先上碧山隈。

注释:

  • 三城:泛指城市,这里指代诗人所在的城市。
  • 楼台:高楼大厦,这里指城市的建筑。
  • 春望:春天的景色,这里指诗人对春天的感受。
  • 真咫尺:非常近,几乎可以伸手到达的距离。
  • 华桂:桂花,常用来象征美好的事物。
  • 碧山隈:青翠的山边。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城市风光画卷。首句“三城处处是楼台”,诗人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出城市中的高楼大厦遍布的景象,让人感受到城市的繁华与喧嚣。接着“东去海门真咫尺,西临华桂亦蓬莱”,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城市中的地理特点。东边的海门非常近,仿佛触手可及;西边的华桂也像仙境一样美丽。这里的海门和华桂分别象征着东方和西方,象征着世界的两端。

接下来的两句“浮云世界漂残叶,流水光阴落早梅”,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表达了自己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浮云、残叶、早梅等元素,都代表着岁月的痕迹和生命的无常。这些自然现象的变化,也暗示了诗人对于人生无常的感慨。

最后两句“旧日盍簪诗总在,几人先上碧山隈”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旧日的诗歌仍在心中,而那些曾经登上碧山的人,已经不在了。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的回忆以及对未来的展望。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这首诗以城市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观和时间变化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