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西原日欲斜,何当痛定更堪嗟。
村村败屋盈秋草,处处颓垣噪暮蛙。
馀浸尚存那有穫,遗黎半在已无家。
应知元老流恩渥,赈恤蠲除泽未涯。

这首诗的作者不详,内容是关于一个被战乱破坏的村庄。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1. 极目西原日欲斜,何当痛定更堪嗟
  • “极目西原”意味着诗人的目光投向了西边的原野。
  • “日欲斜”描绘了夕阳即将落下的景象。
  • “何当痛定”表达了诗人对未来希望的渴望。
  • “更堪嗟”则表示在痛苦之后,诗人更加感到哀叹。
  1. 村村败屋盈秋草,处处颓垣噪暮蛙
  • 这句描述了整个乡村的景象。
  • “败屋”指的是倒塌的房屋。
  • “盈秋草”说明房屋倒塌之后,周围长满了秋天的草。
  • “颓垣”指的是残破的墙壁。
  • “噪暮蛙”描绘了傍晚时,青蛙在残墙旁鸣叫的场景。
  1. 馀浸尚存那有穫,遗黎半在已无家
  • “馀浸”可能是指残余的水源或遗迹。
  • “那有穫”表示这些残余的东西还能得到什么。
  • “遗黎”指的是剩下的人民。
  • “半在已无家”表达了人民虽然幸存但已经失去了家园。
  1. 应知元老流恩渥,赈恤蠲除泽未涯
  • “元老”在这里可能指的是有经验和智慧的人。
  • “流恩渥”意味着这些人传递着恩惠和恩泽。
  • “赈恤蠲除”是对这些恩泽的具体描述,包括救济和免除债务等。
  • “泽未涯”表达了恩泽无边无际,持续不断。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战后的村庄景象,传达了战争带来的破坏和对和平的向往。诗人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荒凉景象,表达了对战争的反思和对和平的渴望。整首诗充满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希望,同时也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人民生活的关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