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游醉乡,今朝涉汝水。
回首岘山城,萧萧乌桕树。
【注释】
临川(今江西临川):指临川王萧宏,字思明,南齐高帝萧道成的侄子。南朝齐武帝时曾任临川内史,封临川王。
诸老:指当时与作者同辈的文士。
别寄:分别后寄去。
岘山城:在今湖北襄阳县西。
乌桕树:落叶乔木或灌木,叶子卵形,花小,果实球形。
【赏析】
此诗为送别之作。首联点出送别的缘由;次联写别后的思念;颈联写别后的感伤;尾联写别后的情景。通篇流露出对朋友离别的惆怅之情。全诗写得委婉曲折,含蓄蕴藉,有“沉至”之语。
昨日游醉乡,今朝涉汝水。
回首岘山城,萧萧乌桕树。
【注释】
临川(今江西临川):指临川王萧宏,字思明,南齐高帝萧道成的侄子。南朝齐武帝时曾任临川内史,封临川王。
诸老:指当时与作者同辈的文士。
别寄:分别后寄去。
岘山城:在今湖北襄阳县西。
乌桕树:落叶乔木或灌木,叶子卵形,花小,果实球形。
【赏析】
此诗为送别之作。首联点出送别的缘由;次联写别后的思念;颈联写别后的感伤;尾联写别后的情景。通篇流露出对朋友离别的惆怅之情。全诗写得委婉曲折,含蓄蕴藉,有“沉至”之语。
释义:元冬已改仲,丹树故凝秋。 注释:元冬,冬季的第一个月,即农历一月初;已,指已经;改,指更替;仲,古代对二月的称呼;丹树,红树;故,仍然;凝秋,凝结着秋天的寒意。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深秋季节,看到树上的丹叶依然保持着秋天的颜色,感受到季节的变化。 译文:冬季的第一个月已经到来,红叶依旧凝结着秋天的气息。 赏析:首句“元冬已改仲”,诗人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时间的变迁。元冬是冬天的第一个月
楼台将送暑,关塞已迎秋。 月色天街近,风香水阁浮。 花开莲子唱,风引竹枝讴。 此夕正七夕,能来同写忧。 注释: 1. 楼台将送暑:即将告别夏季的炎热。楼台,指高楼或高台,这里可能是指诗人所居住的地方。将,即将。送,送别。暑,夏天。 2. 关塞已迎秋:迎接秋天的到来。关塞,古代边防要地,这里可能是指诗人所在的地理位置。已,已经。迎,迎接。秋,秋天。 3. 月色天街近:月光洒在街道上
邵少湄折柬有楼台将送暑凉露报新秋之句用何诗飘洒欣然余怀走笔答之其二 楼台将送暑,关塞已迎秋。 纨扇感无极,金兰气欲浮。 何时携好伴,樵月共清讴。 踏断四峰路,浑忘世外忧。 注释: 1. 楼台将送暑:楼台上的景色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到来。 2. 关塞已迎秋:关口和要塞都已经迎来了秋天的气息。 3. 纨扇感无极:手中的纨扇已经感受不到夏日的酷热,因为秋天的凉爽已经来临。 4.
楼台将送暑,风日正争秋。 【注释】:楼台即将送走炎热的夏季,而风和日丽的秋季正逐渐来临。 【赏析】:起二句点明时令和节候。 大火宵犹午,微凉朝渐浮。 【注释】:大火星在夜空中燃烧,犹如太阳般明亮耀眼,到了夜里仍然如同白天;清晨起来的时候,感觉不到一丝凉爽,反而觉得比白天还热一些。 【赏析】:这几句是写天气的变化。“大火”即心宿,古人认为心宿与夏季炎热有关联。夜深了,但心宿还在天上高照
这首诗是郭西桥的《用韵奉答》第三首。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美好祝愿和对皇帝的忠诚之心。 第一句“元冬已改仲,皇历又颁秋”,意为新年已经到来,皇帝颁布新的历法。在这里,“元”指的是新的一年,“仲”是农历一年中的第二个月,这里指春节;“皇历”是指皇帝颁布的历法或年号;“颁”是颁布的意思。整句意思是新的一年已经到了,皇帝颁布了新的历法。 第二句“天子万年圣”
【注释】 区见泉:人名,作者门生。 表弟新居寄贺:表弟新近建成的住宅,特此写信祝贺他。 自是栋隆吉:因为房屋建造得好,故能招来吉祥。 即看桂子秋:秋天时,树上的桂花开放了。 落成吾日醉,栖稳尔风流:你的新居落成之日,我要喝个大醉;你则安居乐业,潇洒自如。 琪花:美玉。 隔洲:隔河对岸。 【赏析】 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七年(公元812年),作者时任国子博士。当时作者与友人区见泉的新家落成
我们来看这首诗的原文: ``` 用韵奉答郭西桥 其四 元冬已改仲,碧水旧涵秋。 雁阵声何急,鱼书寂不浮。 天涯穷短目,泽畔苦长讴。 叹息美人远,寒山殷百忧。 ``` 接下来是诗句的解释和翻译: ``` 1. 元冬已改仲,碧水旧涵秋。 - “元冬”指的是农历正月,“已改仲”意味着已经过了正月十五元宵节。这里的“碧水”可能是指清澈的水,而“旧涵秋”则表达了秋天的气息依然存在于这碧水中。 2.
【注释】楼台:指高楼。楼台将送暑,零露已飘秋:楼台即将送走酷热的夏天,清晨时分,露水已经洒遍了大地。 绿树流芳润,横塘积翠浮:树木上挂满了晶莹的水珠,像绿色的翡翠一样。横塘(池塘)里积水成碧,清澈如玉。 旧传双鲤信,谁唱跃鱼讴:从前有人传说过鲤鱼能传递书信,如今谁还唱起跳跃鱼儿欢歌呢? 泳藻熙然在,人间空百忧:游泳的鱼儿在水中快乐自在,然而人们却因为忧愁而感到烦恼。
这首诗的格式要求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 1. 顷波来柬有游樵之约喜走笔答之 - 关键词:顷、波来柬、有游樵之约 - 注释:顷字在这里可能表示“不久”的意思,波来柬指的是书信或消息,有游樵之约意味着有邀请他去游山砍柴。 - 赏析:诗的前两句描述了收到一封书信后的喜悦心情,以及对于这次出游的期望。 2. 忽传澜石扎,清兴亦樵关 -
楼台将要送走暑热的时节,江海即将涵纳秋天。 目送孤舟渐行渐远,神伤远山云雾缭绕。 骏马怜惜古调之音声,鸿雁唱起新讴歌。 百越升平日年,谁又能先解除忧愁
临川诸老邀游醉乡,少壮游醉乡,别离三十载。 注释:临川:指江西省临川县,古称临川;邀游:邀请游历;醉乡:指美酒或欢乐之地;少壮:年轻时。译文:年轻时曾游历过美酒或欢乐之地,但离别已经三十年了。 旧路渺漫漫,赖有指南在。 注释:旧路:指曾经的旅行路线;渺漫:遥远的样子;指南:指南针。译文:虽然旧路变得遥远,但有指南针可以指引方向。赏析:这首古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旅程的期待
【解析】 这是一首五绝。“无怀三两人”,意为:没有朋友,只有自己一个人;“裹粮杂乾豆”,意为:携带着干粮,带着豆类食物;“连日醉乡游”,“醉乡”即指家乡或故乡的美景,这里指临川风景胜地;“不记归时候”,意为:忘记了回家的时间,即沉醉于美丽的景色之中而忘记了归家的时间。 【答案】 译文:没有朋友,只有自己一个人,带上干粮和豆类食物,连续几天沉醉在故乡的山水之间,忘记了回家的时间。 赏析
【注释】: 商山:今陕西西安东南。四皓:指汉初的四位隐逸之士: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甪里先生。他们避秦末之乱隐居于商山,故称。安汉:西汉初期,刘邦曾用优礼待贤的政策,招揽四方人才,如张良、陈平等人都来归附,史称“安汉”。老:指年纪大或年老。原是:原来。避秦人:即避秦时的人。 【赏析】: 这首诗写隐士们归隐商山,过着闲适的生活。开头两句写他们在山中的居处,环境幽雅宁静;中间两句写他们生活闲适
【注释】 临川:临川,指江西抚州。临川诗派是南宋时期形成的一个著名的诗歌流派,有“江西诗派”之称,代表人物为杨万里、陆游等。此诗是一首离别之作。醉乡:指酒乡,借指诗人自己的创作环境。别寄:分别时托付的书信。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描写了临川诸老相邀游览的情景。首联写景,渲染出一派秋色,烘托出送别的哀愁;颔联抒怀,表达了作者对临川诗派的依恋之情;颈联点题,直叙自己不愿离开的原因
豁然楼燕集 绿野堂开绿水滨,烟花三径足清真。 蓬莱东去无多远,我欲从公一问津。 注释:豁然楼,即豁然楼阁。豁然楼在洛阳城东,故址在今河南省偃师县东南。楼名取自杜甫“豁然开朗”诗句。绿野堂,即洛阳的别墅绿野堂。绿水滨,指绿水环绕着的岸边。烟花三径,指花木茂盛的小路。烟花,这里泛指花花草草。清真,这里指清净真实。蓬莱,传说中的仙山。这里泛指神仙居住的地方。公,指诗人的朋友王涣。一问津
【注释】 豁然:开阔的样子。楼燕:燕子在高楼中飞翔聚集。集:聚。苍苍:形容景色苍翠茂盛。背郭:背对着城郭。郭:外城。流光:流动的光辉,这里指月光。小堂:即小阁,小亭。频:屡次,时常。野宴:野外的宴会。清狂:放达不羁。 【赏析】 这首诗描写诗人在月夜中迎客饮酒的情景。 首句“凤凰山色正苍苍”,用“凤凰”二字点明时令,写景状物,色彩鲜明,境界阔大,给人以雄伟之感。“山”字既写出了山的苍翠葱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