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初尚淳质,文雅殊未釐。
风气颇类秦,诗歌犹甚稀。
建武招文学,词章郁以摛。
泛滥多雄赋,然而古意衰。
一十有九章,实擅汉代辉。
下及魏晋间,曹谢揽其奇。
作者日以多,风骨日以卑。
江左传六朝,纤巧益以滋。
诗章与世运,升降展相依。

【注释】

  1. 论诗:指对诗歌的创作、鉴赏进行评论。
  2. 双鱼:《文选序》云:“若夫四言正体,则雅润附声;五言流调,则清丽兼美。”《文选》中以“四”字韵为正体,“五”字韵为流调,故诗人用双鱼表示对诗歌创作的推崇。
  3. 汉初:即西汉初期,大约是秦朝末年至汉高祖元年(前206年)之间,约公元204—195年。
  4. 尚淳质:崇尚质朴自然。
  5. 文雅:文学艺术的雅致。
  6. 殊未:很,非常。
  7. 风气:风俗习气。
  8. 类:像,如同。
  9. 甚稀:很少。
  10. 建武:汉光武帝刘秀的年号(25—56年)。
  11. 词章:文章辞藻。
  12. 郁:繁盛,兴盛。
  13. 摛(chī):铺陈,展开。
  14. 泛滥:指诗文作品多而杂乱无章。
  15. 雄赋:雄壮华丽的赋体文章。
  16. 古意:古代的意趣和风格。
  17. 一十有九章:指汉代共有诗歌一千零九十篇。
  18. 擅:专有,独占。
  19. 纤巧:细小精巧。
  20. 江左:指今江苏长江以南地区。
  21. 传:流传。
  22. 六朝:南朝宋、南齐、梁、陈四个朝代,时间约在公元420—589年间。
  23. 纤巧愈以滋:指诗歌创作中的纤细精巧越来越盛行。
  24. 展:发展,扩大。

【译文】
汉朝初期崇尚朴实自然的文风,当时的文人墨客的文学艺术并不繁盛。
当时社会风气很像秦代,但诗歌却很少。
东汉时期招揽文学之士,他们的文辞才藻丰富多彩。
当时流行的文章大多是华丽的赋体文章,但是古时的文学意趣已经衰落了。
汉朝共有诗歌一千零九十篇,这些都是汉代诗歌的代表作品。
从汉代一直传到魏晋南北朝,曹氏和谢氏家族都擅长写精美的诗歌。
随着作者的增多,诗歌的风格越来越低俗。
东晋到南北朝时期,诗歌的风格更加细巧繁复。
诗歌的内容与当时的世运相联系,它们的兴衰变化相互依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