渺渺盛世音,终古不复起。
气格日以微,波流日以靡。
欲障此颓澜,吾侪当自励。
驰骤应千古,上下宜百世。
囊括尽诸家,包含兼六义。
志立事竟成,谁云古人逝。
与君更切磋,一篑毋自止。
予亦悠悠者,鞭策赖君子。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逐句释义”,然后依据注释和词意,理解每句话的意思,最后将诗句与译文对应起来分析即可。

本题中,第一句的注释是:盛世。

第二句的译文为:盛衰兴亡的历史循环,永远不会重复。

第三句的译文为:文采、气度一天天衰落。

第四句的译文为:波涛汹涌,江河日下。

第五句的译文为:要想阻止这种颓败的潮流,我们应当自励自强。

第六句的译文为:驰骋奔驰,应贯穿千古。

第七句的译文为:上至帝王,下至庶民,都应当遵循这个原则。

第八句的译文为:囊括了各种流派,兼含了六义。

第九句的译文为:志向树立了,事业也就完成了。

第十句的译文为:谁说古人就去世了?

第十一句的译文为:您与我一起切磋琢磨吧,不要停下来。

第十二句的译文为:我也像游手好闲的人一样,希望先生督促我。

【答案】

这首诗是杜甫写给友人的一首论诗论文之作。诗分前后两段,前五句为后段作铺垫;后五句则从理论到实践,具体论述诗歌创作应遵循的原则,最后以“鞭策”收结全篇,寄寓着诗人对友人的期望之情。

第一句“论诗呈双鱼”,表明了作者与友人论诗的目的,即通过讨论双鱼(指《文选》中的“赋”“诗”“歌”“七哀”“琴曲十八首”)来阐发自己的观点,所以开头就点题。

第二句“渺渺盛世音”,意思是说盛世之音虽然悠扬,但终究不会重现。这是作者对历史发展的规律的认识,也是对时代特点的准确概括。

第三句“终古不复起”,是说盛世之音不可能再现了。这是对第二句的解释和补充,也进一步强调了作者对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

第四句“气格日以微”,是承接上句,进一步阐述盛世之音不会重现的原因,指出是因为文采、气度的日益衰落。

接下来四句,“欲障此颓澜,吾侪当自励”,“驰骤应千古,上下宜百世”,是说我们要努力振作精神、振奋斗志,才能抵御时代的颓废之风。“囊括尽诸家”,是说我们应该博览群书、广纳博采,才能包含六义。“志立事竟成”,则是说要立志于高远的事业,才能取得成功。“谁云古人逝”,是说自己要奋发向前,不要被古人所吓倒,因为古人已经消逝。

最后两句“与君更切磋,一篑毋自止”,“予亦悠悠者”,意思是说我要同你更加地切磋砥砺,不要半途而废。“予亦悠悠者”,是对前面的总结和升华。“鞭策赖君子”,是说希望友人多多督促和鞭策自己。

本诗是杜甫写给友人的一篇论诗论文之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