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贱有君子,能无庸态诽。
世之罪我是,人敢曰天非。
自此见蜚笑,偶然闻虎譩。
虫冰不可语,鳐以夜而飞。

【注释】

放言:指放言高论。市声:市集的声音。东:这里指“众贱”中的君子。庸态:平庸的神态。诽:诽谤,诋毁。

世之罪我:世人都以某种罪名加罪于我。

人敢曰天非:人们竟敢说这是天意。人:指世人。敢:竟然。

蜚笑:指流言蜚语。蜚:流传,散布。

偶然闻虎譩:偶尔听到老虎的叫声。譩(yù):同“吁”,老虎的吼叫声。

虫冰不可语:像虫子一样寒冷,简直无法与人交谈。冰:比喻冷。冰之不可语,语,交谈。

鳐(yuè):传说中的龙鱼,能夜飞。

【赏析】

《放言市声》是李白在长安任官期间写的一首讽刺诗,表达了他对官场虚伪现象的不满和对社会现实的愤慨不平。

首句“放言市声一东”,诗人用“放言”二字,表明自己要抒发内心的想法和观点,不受世俗观念的束缚。而“市声一东”四字则揭示了他所面临的社会环境——喧嚣嘈杂、尔虞我诈的市井之声。这种环境对于诗人来说,无疑是压抑和痛苦的,因此他用了一个“放”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状态。

次句“众贱有君子”,诗人指出在这个市井之中,那些看似卑微的人中却隐藏着真正的君子。这里的“众贱”指的是那些表面看似平凡的人,“君子”则是指那些内心高尚的人。诗人通过对这一现象的描绘,揭示了社会的现实面貌,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真正君子的向往之情。

第三句“能无庸态诽”,诗人进一步强调了他在面对这个市井世界时的无奈和困惑。他认为在这个社会中,那些平庸的小人总是喜欢攻击、诽谤他人,而真正的君子则往往被误解或受到不公平的对待。这种矛盾的情感使他感到痛苦和迷茫。

第四句“世之罪我是”,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他对世人的愤怒和不满情绪。他认为世人都在对他进行指责和攻击,这种指责往往是出于对他的嫉妒或误解。因此,他要用诗句来回应这些指责,让世人看到他的真实面目。

第五句“人敢曰天非”,诗人再次强调了他对世人的不屑和轻蔑。他认为这些人根本不懂什么是真正的道理,只知道盲目地攻击和诽谤他人。因此,他要用诗句来反驳他们的观点,让他们明白自己的立场和观点是正确的。

第六句“自此见蜚笑”,诗人描述了从这一刻开始,他被众人所嘲笑和议论的情景。这里的“蜚笑”指的是流言蜚语,即人们在背后议论他的行为和言论。这种嘲笑和议论让他感到非常的痛苦和尴尬,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气馁或放弃。

第七句“偶然闻虎譩”,诗人用“偶然闻”一词来形容自己听到老虎叫声的情景。这里的“譩”是老虎的吼叫声,而“偶然闻”则表示这种声音是突然而来且出乎意料的。这种意外的声音给诗人带来了一种神秘而又紧张的感觉。

第八句“偶然闻虎譩”,诗人用“偶然”一词来形容自己听到老虎叫声的情景。这里的“偶然”意味着这种声音是突然而来且出乎意料的。同时,“譩”也是老虎的吼叫声,与前文的“偶然闻虎譩”形成回环往复的修辞效果。

第九句“虫冰不可语”,诗人用“虫冰”二字来形容自己所处的环境是多么的冰冷和无情。这里的“虫冰”可以理解为比喻,暗示着诗人所处的环境就如同冬天里的冰一般寒冷刺骨。而“不可语”则表明在这种环境中,他根本无法与人进行交流和沟通。

第十句“鳐以夜而飞”,诗人以“鳐(yuè)”为引子,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夜景图。这里的“鳐”指的是传说中能够夜间飞行的龙鱼,而“飞”则是形容它们在空中飞翔的姿态。诗人通过这样的描述,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浪漫的氛围。同时,他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