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门无乞地,江上听吹箫。
怒作千夫气,指柔五日潮。
六桥明月夜,三竺碧烟朝。
岳墓并于墓,大招又小招。
【注释】
1.放言:大声说话,表示不满或抗议。
2.市声:市场的声音。
3.东:指吴门(今江苏苏州)。
4.无乞地:即“有乞地”,指没有乞求的余地,指吴门一带。
5.江上:在钱塘江边。
6.吹箫:吹箫者。
7.怒作千夫气:形容怒气冲天,气势如千夫。
8.五日潮:指农历五月十五潮水涨满。
9.六桥:即西泠桥,位于杭州市西湖西北。
10.三竺:即灵隐寺、韬光寺和上天竺。在杭州西湖之南。
11.岳墓:指南宋忠烈祠,又称宋六陵,在西湖之南,为岳飞等抗金民族英雄墓地。
12.大招:指《楚辞·招魂》。
【赏析】
这首七绝是诗人在钱塘江边所写,表现了诗人对当时统治集团的不满和激愤之情。全诗以钱塘江潮汐变化为线索,通过描绘不同时间的钱塘江景色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第一句“放言市声一东”中的“放言”一词,既表明诗人面对现实的态度是坦率直率的,也表明他的心情是激昂不平的;“市声一东”则表明诗人在钱塘江边的所见所闻都使他感到愤怒,从而产生强烈的情感反应。
第二句“无乞地,江上听吹箫”,诗人来到了钱塘江边,看到了渔民们在江上劳作的情景。这里的“无乞地”表达了诗人对那些不劳而获的人的厌恶之情;而“江上听吹箫”则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画面。然而,这美好的景象并不能让诗人感到满足和快乐,因为他知道这只是暂时的平静而已。
第三句“怒作千夫气,指柔五日潮”,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内心的愤怒和不满情绪。这里,“千夫气”形象地描绘了诗人面对不公现象时所表现出的强烈反抗精神;而“五日潮”则暗指了潮汐的变化。诗人通过这一比喻,表达了他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忧虑和担忧。
第四句“六桥明月夜,三竺碧烟朝”,描绘了杭州西湖的美丽景色,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然而,这些美好的事物并不能消除诗人心中的郁闷和愤怒,反而更加坚定了他的信念。
第五句“岳墓并于墓,大招又小招”,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判和反思。这里的“并”字意味着合并、统一的意思;“大招又小招”则是指一些官员在处理问题时过于追求形式和外表的表现。这种态度不仅无助于解决问题,反而会导致更多的矛盾和冲突。
整首诗通过描绘钱塘江边的自然景色和社会风貌,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担忧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敢于面对现实、勇于担当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