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有真山水,看山何必山。
振衣千仞际,坐客下床间。
楚汉人安往,英雄事可删。
嗣宗与叔夜,各梦不相关。
岁暮山居杂感
胸有真山水,看山何必山。
振衣千仞际,坐客下床间。
楚汉人安往,英雄事可删。
嗣宗与叔夜,各梦不相关。
注释:
- 胸有真山水:心中装着真实的自然山水。
- 看山何必山:不必去看山本身,而要看山的精神和意义。
- 振衣千仞际:指在高处振衣而起,站在高高的悬崖上。
- 坐客下床间:指坐在客人中间。
- 楚汉人安往:楚国的人到哪里去了。
- 英雄事可删:英雄豪杰的故事可以删减。
- 嗣宗与叔夜:指的是东晋时期的名士谢安和王羲之,他们都有很高的文学造诣和艺术修养。
- 各梦不相关:他们的梦境不再相互关联。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自己山居生活的感慨和思考。诗人通过对“胸有真山水”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追求。他认为,真正的山水不仅仅是外在的形态,更重要的是内在的精神内涵。因此,他并不需要去观赏真正的山,而是通过观察、想象和体验,去感受和理解那些山水的精神。
诗人以“振衣千仞际,坐客下床间”为引子,描绘了自己在山居中的生活场景。他站在高高的悬崖之上,俯瞰着周围的景色,感受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自由和宁静。同时,他也注意到了身边的一些客人,他们纷纷放下手中的酒杯和书本,一同欣赏着眼前的美景。这种交流和互动,使得诗人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了山居生活的乐趣和意义。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转向了历史人物的思考。他提到了楚人和其他英雄豪杰的故事,认为这些故事可以删减或忽略。这反映了诗人对于功名利禄的淡泊和对于个人精神境界的追求。他希望人们能够更多地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而不是过分追求外界的评价和荣誉。
最后一句“嗣宗与叔夜,各梦不相关”则是对东晋时期两位名士的怀念。谢安和王羲之都是东晋时期的杰出人物,他们不仅有着卓越的文学成就,还具有高尚的品德和情操。诗人希望自己能像他们一样,拥有一个清静无为的人生态度和高尚的道德品质。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自己的山居生活,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追求以及对于人生态度的思考。同时,它也体现了诗人对于历史的深刻理解和对于文化传统的尊重和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