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使儿童识,凿山惧未深。
不观高士传,能入酒人林。
静兕眠清野,寒鸠笑木阴。
天空月色正,零露肃孤砧。
犹使儿童识,凿山惧未深。
不观高士传,能入酒人林。
注释:让孩子们知道,凿山虽然很深,但还没有达到最高的境界。如果不阅读高士的传记,就不懂得他们深入酒人的树林。
静兕眠清野,寒鸠笑木阴。
天空月色正,零露肃孤砧。
注释:寂静的犀牛在清凉的原野上沉睡,寒冷的鸠鸟在树阴下欢笑。天空中明亮的月光照耀着大地,地上的露水凝聚成晶莹的露珠。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田园风光和自然景色的诗歌。诗人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乡村的自然景象,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田园画卷。
首句“犹使儿童识”,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他想让孩子们从小就了解并熟悉乡村的生活,让他们在乡村中成长。
颔联“不观高士传,能入酒人林”,则通过对比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高雅生活的追求。他不愿意仅仅局限于乡村的日常生活,而是向往更高级的、更富有挑战性的生活。这种追求既体现了诗人的性格特点,也反映了他的人生观。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继续描绘了乡村的自然景色。颈联“静兕眠清野,寒鸠笑木阴”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乡村的自然景致。兕(si)是犀牛的一种,这里指代的是犀牛;木阴则是指树木的影子,这里用来比喻阴凉之处。整句的意思是说,寂静的犀牛在清凉的原野上沉睡,寒冷的鸠鸟在树阴下欢笑。这两句通过对动物的描绘,展现了乡村夜晚宁静而美丽的景色。
尾联“天空月色正,零露肃孤砧”则进一步描绘了乡村的夜晚。这里的“天空月色正”指的是天空中的月亮明亮而清晰,“零露肃孤砧”则是指地面的露水凝结成晶莹的露珠,发出清脆的声音。整句的意思是说,明亮的月光洒满了整个夜空,地面上的露水凝结成晶莹的露珠,发出清脆的声音。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夜晚乡村的宁静和美丽。
这首诗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乡村的自然景色和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同时,诗中还融入了一些哲理思考和人生感悟,使得诗歌更加丰富而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