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约愁猿使入林,蕨薇孤竹到于今。
萧疏肯下岘山泪,淡宕徐闻贫女音。
兰茝何知媒鸟径,篪箫不隔沅江浔。
芳州鹦鹉多文采,忍向归乡听虎吟。

【解析】

本诗是一首五言绝句。全诗四句,每句五个字,韵脚“音”“浔”属于“下平十二侵”。

“赋得不及古人玩芳草寄林紫君四首”为第一首。

首句“曾约愁猿使入林”,写诗人与友人的约定:邀请愁闷的猿猴进入山林,共度时光。

次句“蕨薇孤竹到于今”,“蕨薇”指山野菜蔬,“孤竹”是指《战国策》中记载的伯夷、叔齐兄弟二人,相传他们不愿接受周武王的封赏,而宁愿在首阳山上采薇而食,后因以“蕨薇”为隐者所食之物;“孤竹”则指高洁之士。这里借指隐士、清高之人。

第三句“萧疏肯下岘山泪”,“萧疏”是萧条冷落的意思;“岘山”是古地名,在湖北省襄阳市西北,相传晋人王济曾在此送别过友人。这句意思是说:我与友人的交情如此深厚,即使是萧条冷落的岘山,也禁不住流下悲伤的眼泪。

末句“淡宕徐闻贫女音”,“淡宕”指淡泊、超逸;“徐闻”是地名,在今安徽省霍山县南。这句意思是说:我与朋友的交往不拘形式,即使是贫贱之交,我也乐于倾听其心声。

【答案】

曾约愁猿使入林,蕨薇孤竹到于今

萧疏肯下岘山泪,淡宕徐闻贫女音

兰茝何知媒鸟径,篪箫不隔沅江浔

芳州鹦鹉多文采,忍向归乡听虎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