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因策雨恤龙乖,欲补天衣经素𦂄。
岂是荷花能作镜,未疑芳草化为荄。
昌言斩马诚何用,危论烹羊戏似俳。
历叹兴亡千古事,弥深孤愤在予怀。

诗句解读:

  1. 非因策雨恤龙乖: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政治的不满,认为统治者未能妥善处理国家大事,导致国运不佳。
  • 关键词:策雨、怜惜、龙
  • 注释:在古代,“策雨”通常指的是应对自然灾害的措施,而“怜惜”则表示同情和怜悯,这里指代君主对国家大事的关心。“龙”在这里可能象征着国家或王朝。
  1. 欲补天衣经素𦂄:诗人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修补国家的缺陷,使国家走向正轨。
  • 关键词:天衣、经素𦂄
  • 注释:天衣通常指美好的事物或理想,经素𦂄可能指的是治国的方法或策略。这里的“补”意味着修复或弥补。
  1. 岂是荷花能作镜,未疑芳草化为荄:诗人认为,仅仅依赖自然景象或美好事物的比喻是不够的,国家更需要的是实际的改革和措施。
  • 关键词:荷花、镜子、芳草、荄
  • 注释:荷花作为美丽的象征,在这里被用作比喻,但诗人认为这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芳草化成草木,比喻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荄(gāo)是指小草,这里用来象征问题的根源。
  1. 昌言斩马诚何用,危论烹羊戏似俳:诗人批评了那些只会高谈阔论而不采取行动的人,他们的言论就像滑稽戏一样,没有真正的效果。
  • 关键词:昌言、斩马、烹羊、戏似俳
  • 注释:昌言可能指的是有远见卓识的言论,斩马可能是夸张的说法,表示言辞激烈。烹羊则暗指不采取实际行动。戏似俳指的是像戏剧中的角色那样,只做表面功夫,不解决问题。
  1. 历叹兴亡千古事,弥深孤愤在予怀:诗人感叹国家的兴衰变化是千古不变的事实,这种历史的循环让他感到深深的愤懑。
  • 关键词:兴亡、千古事、孤愤
  • 注释:兴亡通常指国家或政权的盛衰更迭。千古事指历史上的长期变化。孤愤则表示内心的不满和愤慨。

译文:

非因策雨恤龙乖,欲补天衣经素𦂄。
岂是荷花能作镜,未疑芳草化为荄。
昌言斩马诚何用,危论烹羊戏似俳。
历叹兴亡千古事,弥深孤愤在予怀。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反思,描绘了一个政治家对于国家治理的担忧和思考。诗中运用了许多典故和成语,如“策雨”和“经素𦂄”、“昌言斩马”、“危论烹羊”,这些元素增加了诗歌的文学性和深度。诗人通过对国家政治的批评,表达了他对国家未来的深切忧虑和对改革的强烈呼吁。整首诗不仅反映了一个政治家的视角,也体现了他对于国家命运的深刻理解和关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