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兰灼艾勿嗟时,揽茝纫芳幸及兹。
惜逝畏居日月后,蹇修渺与水山期。
惭从地下逢弘演,浪向人间诵楚辞。
泉石自敦闲姓字,首山离冢岂余欺。

【注释】戊子:农历五月。郭正夫:诗人的朋友。社和韵:参加诗歌聚会并作诗应韵。陶社:即陶渊明的诗社,指陶渊明所创立的文学团体。

【赏析】

《戊子二月六日郭正夫先辈招同陶社和韵二律》是宋朝王禹偁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前两联写自己与郭正夫等同陶社之人相会,后两联写自己在人间的遭遇。全诗抒发了诗人在世的感慨及对人生境遇的无奈。

首联“焚兰灼艾勿嗟时,揽茝纫芳幸及兹”,意思是不要哀叹时光流逝,要抓住现在的机会。这里以焚兰灼艾、揽茝纫芳比喻珍惜当前的机会,不要错过时机。同时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当下的珍视。

颔联“惜逝畏居日月后,蹇修渺与水山期”,意思是担心自己像屈原一样,被流放至死而未能实现志向。这里的“蹇修”是指楚怀王的大臣屈原,他因直言进谏而被流放,最终不幸投汨罗江自尽。诗人用“蹇修”来表达自己担忧自己的命运如同屈原,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

颈联“惭从地下逢弘演,浪向人间诵楚辞”,意思是惭愧自己像地下的人一样无知,却去追求世间的事情。这里的“弘演”是指汉代的董仲舒,他在人间传播儒家思想,影响深远。诗人用“弘演”来表达自己虽然努力追求世间的事情,但仍然感到羞愧。

尾联“泉石自敦闲姓字,首山离冢岂余欺”,意思是泉水石头自然淳朴无华,人死后也无需刻意追求。这里的“泉石”指的是自然界的景象,用来形容人的本性。而“首山离冢”则指坟墓和墓地,诗人用它们来表达自己对于生死的淡然态度,认为死亡是自然现象,不必过于在意。

整首诗通过诗人与陶渊明的对比,展示了诗人在世的感慨以及对于人生的无奈。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叹以及对当下的珍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